7月2日到7月8日,在清爽的海風中,山東交通學院“海洋文化新征程”實踐宣講團懷著求知的心情,前往威海海洋科技館,進行研學志愿活動。同一起前來的大朋友小朋友們一起聆聽大海的聲音,探索海洋的奧秘,共同擔負起海洋強國的重任。
7月2日,團隊成員抵達科技館,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助力來自江蘇鎮江中學的“馭夢鎮江研學團隊”和威海天立夏校的研學活動,成員們化身“海洋科普小助手”,協助館內工作人員引導參與研學的中小學生有序參觀。他們耐心解答同學們對海洋生物、海洋科技知識的疑問,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將晦澀的海洋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激發同學們對海洋世界的探索熱情。
7月3日,隊員們協助在館工作人員使用VR體驗設備通過VR影像、可動座椅和實物模型,伴隨著失重感座椅和實物模型,讓兒童們可以親身體驗了深海探險的過程,了解了海洋生物多樣性、深海勘探技術及海洋環境保護等知識,切身體驗現代海洋科技的創新成果。利用衛星模擬系統,在海洋衛星的幫助下,讓青少年們更加直觀看到海洋深處的地勢樣貌,洋流流向和氣象環境,能夠學習到很多關于海洋的地理知識;同時也能讓青少年體驗衛星的操作過程,明白科研人員的付出與努力,感受到科技海洋強國的魅力。
7月4日,團隊成員們跨越山海,與筑夢星火志愿服務隊合作為菏澤支教點的同學們開啟海洋科技科普之旅,以海為媒,傳遞威海獨有的藍色力量。成員們以威海海洋科技館為窗口,帶同學們“云游”海洋世界。從展示海洋生物演化的標本,到模擬海底探險的互動區,更著重介紹威海特色海洋故事。當講到“海猛子”往昔潛入深海的艱辛與無畏,同學們眼中滿是震撼;說起海洋養殖從傳統到現代的蝶變,大家又為威海人的智慧點贊。在海洋科技篇章里,潛艇知識是重點,“奮斗者”號更是高光。成員拆解模型,講解它如何像現代“海猛子”,深入萬米深海,探尋未知。就像威海人傳承勇氣、擁抱創新,“奮斗者”號帶著使命深潛,也帶著威海對海洋探索的熱忱,激勵同學們勇闖科學深海。
7月5日,成員們向來參觀的游客講解了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建設及創新模式,結合示意圖為游客介紹了海洋牧場的核心技術及主要類型;向游客介紹威海的海洋產業發展史,一同回顧威海成為“中國海鮮之都”、“中國海洋食品名城”的來時路;在“海洋科技城”主題展區,團隊成員帶領游客領略海洋科技的風采,為游客講解了智慧港口的建設,威海市海洋工程裝備等。同時,成員們分布在科技館的各個角落,提醒參觀者文明觀展,引導人流有序流動,避免擁擠。遇到年紀較小的參觀者,成員們主動上前照顧,確保其安全。他們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貼心的服務,獲得了游客和館方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7月8日,團隊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編程課程輔導活動,成員們根據小朋友的年齡和基礎,精心設計了趣味橫生的編程小游戲和實用小項目,通過一對一或小組輔導的形式,耐心引導孩子們理解編程邏輯,動手編寫代碼,從基礎的圖形化編程到簡單的Python腳本,孩子們在團隊成員的鼓勵和指導下,逐步掌握了編程的基本技能,眼中閃爍著對科技世界的好奇與向往。
這次三下鄉活動團隊成員需參與活動策劃、科普講解、設備操作等多項工作,這對他們的綜合能力是全方位的鍛煉。在與家長孩子溝通時,能提升語言表達與溝通協調能力,學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專業知識。在與菏澤鄉村小學支教的過程中,能切實感受到鄉村兒童對海洋知識與技術的渴求,以及海洋經濟發展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這種親身體驗會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意識到作為航運專業人才,不僅要掌握專業技能,更要關注社會需求,將所學知識用于服務海洋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未來,團隊會繼續以海為橋,讓更多人聽見威海海洋的聲音,讓藍色力量照亮更多求知之路,助力青春逐夢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