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3 日,“胡楊魂鑄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實踐團與第一師十三團第二中學的合作洽談會順利落幕。雙方在坦誠交流中進一步明確實踐活動的核心方向,為即將啟動的系列活動夯實基礎,這場以 “成長” 與 “鍛煉” 為關鍵詞的合作,正逐步從規(guī)劃走向落地。
圍繞 “培優(yōu)補差” 工作的具體實施,會議作出細致部署。實踐團將根據成員的專業(yè)特長,如語文、數學等學科優(yōu)勢,籃球、田徑等運動技能,以及軍訓組織經驗等,針對性匹配學生在學習提升、體能訓練、紀律培養(yǎng)等方面的需求。為避免活動流于形式,雙方特別約定,每周通過碰頭會匯總學生反饋,例如針對某類課程參與度低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或內容,確保每一項安排都貼近學生實際。
實踐團成員的角色定位成為討論的另一重點。會議提出,成員需打破 “外來者” 的隔閡感,以 “亦師亦友” 的姿態(tài)與學生相處:在輔導作業(yè)時是耐心的師長,在課間互動時是親切的伙伴,在管理秩序時是有原則的引導者。這種角色轉換不僅能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中吸收知識,更能幫助實踐團成員提升溝通技巧與應變能力。
安全保障機制在會上被多次提及并細化。從課前點名確認學生到崗情況,到活動中實時關注學生身體狀態(tài),再到課后安全護送回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明確責任人。實踐團成員承諾,將把 “安全第一” 的理念貫穿始終,與學校老師形成聯(lián)動,杜絕任何安全隱患。
校方的周到安排讓實踐團倍感溫暖。提前布置好的宿舍配備了基本生活用品,食堂根據成員飲食需求準備了多樣餐食,這些細節(jié)讓成員們能全身心投入實踐工作。校領導在總結時表示:“實踐團帶來的不僅是知識與技能,更是青春的活力與視野的拓展,而基層的真實場景,也會讓實踐團成員對成長有更深刻的理解。”
隨著各項安排的敲定,實踐團與學校的合作已進入倒計時。未來,在課堂、操場、訓練場等不同場景中,將上演一幕幕教學相長的生動畫面,共同詮釋 “胡楊魂” 的堅韌與 “七彩光” 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