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先人事跡,傳承紅色血脈
—— “大足筑夢·鄉約國梁”重慶外語外事學院三下鄉團隊參觀饒國梁紀念館學習體悟
學習新思想,爭做新青年。為了更好的挖掘紅色血脈,強化自身素養建設,始終保持向黨高度一致看齊。2025年7月13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大足筑夢·鄉約國梁”志愿服務隊走進饒國梁紀念館,開展以“館陳浩氣催奮進,宣講初心勵后世”為主題的紅色學習與宣講實踐活動。

清晨伊始,下鄉團隊便借著曦光踏上了前往饒國梁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路上。人未至,心已達,路上隊員們就饒國梁的經歷展開了精彩的討論:饒國梁烈士是是國梁鎮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先烈。1888年出生于重慶大足縣一個耕讀之家,1907年為尋求救國真理,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 4月30日在廣州起義中英勇就義,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就義詩中寫道:“吾輩不死,國民不生。為推翻封建專制、振興民族做出巨大犧牲,最終以年僅23歲的青春熱血,為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奉獻了寶貴生命,留下了“忠誠、堅定、無畏、奉獻”的崇高精神財富。

初至紀念館,團隊便遇到了“紅領巾”講解員,這是一場青年同少年的雙向奔赴。在紀念館中,“紅領巾”運用豐厚的理論功底,為團隊進行饒國梁先輩的事跡介紹。“聽一百遍,不如自己感受一遍”,即使已經事先了解過饒國梁先輩的事跡,可真正呈現在面前時,隊員們的內心無疑被狠狠的再次沖擊一遍。

隊員們有的駐足沉思,有的低下頭顱......想必這場跨越時空長河的對話已經在隊員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深深感受到抗戰年代那一輩人的“吾以吾血薦軒轅”的紅色精神力量。

在參觀過程中,為更好的了解饒國梁先輩的生平事跡,隊員們還對其后人進行了采訪,進一步認識到饒國梁先輩在國梁鎮所代表的精神意義。她還對當代青年人囑托到:青年人應當樹立遠大抱負,更好的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中,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紅色精神,這些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奮發向上,蓬勃生長。通過本次紅色學習,感悟先輩饒國梁的英勇事跡,隊員們提升了黨性修養,提高了政治站位,堅定了同黨看齊的信念。當代青年應勇挑重擔,為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做好充足的準備,用實際行動展現青年風采。此次饒國梁紀念館之行,必將成為我們不斷前行、勇擔使命的精神燈塔,照亮青春逐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