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平凡,也可以是青春的答案
剛進大學時,我總覺得青春該是場轟轟烈烈的冒險。開學典禮上聽著學長學姐分享拿國獎、辦社團、創業獲獎的經歷,我在筆記本上一筆一劃寫:“要成為站在臺上的人”。
那時我報了五個社團,選修了最熱門的創新課,連周末都排滿“提升計劃”。但第一次打擊來得猝不及防。我熬了三個通宵寫的社團活動策劃,被學姐輕輕放在一邊:“想法很好,但落地太粗糙了。”那天我在圖書館角落坐了很久,看著窗外穿校服的學生跑過,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從沒接受過“我可能做不好”這件事。
上學期期末,我沒像從前那樣逼自己沖績點,而是每天花半小時幫室友整理筆記。有天晚上,他們突然把我拉到操場,用手機閃光燈拼出“我們超愛你”。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青春不一定非要站在聚光燈下——幫同學講清楚一道題的成就感,和室友分吃一碗面的溫暖,甚至只是安安靜靜看完一本書的踏實,都是很珍貴的事。
前幾天路過宣傳欄,看到新生在拍“我的大學目標”視頻。有個女孩小聲說“想每天過得開心”,周圍人都笑了,我卻想起舍友小林說的話:“平凡不是平庸,是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啊。”
現在我的多肉還是沒開花,但葉片胖乎乎的;速寫本畫滿了,連老師都夸“有生活氣”;社團里我不再搶著做策劃,而是安安穩穩地負責布置場地,每次看到大家在我擺的桌子旁笑鬧,心里就軟軟的。
原來青春的答案從來不止一種。有人要去山頂看風景,也有人在山腳種滿花。接受自己不是最耀眼的那一個,卻能把平凡的日子過得熱氣騰騰,這樣也很好。
校園生活推薦
- 心態免疫力:接住落差也接住驚喜
- 大學初時我們都有理想圖景,可現實常遇落差——社團面試失利、成績難追上同學、日常也難免潦草。有人困于自我懷疑,有人硬擠“
-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