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五十,我總會被走廊里此起彼伏的腳步聲喚醒。推開教室的窗,晨霧裹著玉蘭花香涌進來,混著前排同學保溫杯里飄出的紅茶香——這是獨屬于我們青春的獨特氣息。
四月的風掠過操場邊的櫻花樹,粉白花瓣飄進窗臺時,老張的粉筆頭正精準砸中后排打瞌睡的小胖。"這道圓錐曲線題,就像放風箏要找準線軸……"他總能把枯燥的數學題講成童話。課間,我們偷偷把寫滿心事的紙飛機擲向天空,看它們乘著風掠過紫藤長廊,像一群掙脫牢籠的白鴿。
梅雨季的午后悶熱難耐,電風扇在頭頂發出年邁的嘆息。小宣把清涼油抹在太陽穴,突然指著窗外驚呼:"快看彩虹!"全班六十顆腦袋齊刷刷轉向玻璃,連最嚴肅的班長都露出了虎牙。那天晚自習,我們在便利貼上寫下理想大學,疊成紙船放進雨水匯成的小溪。月光下,那些搖晃的紙船載著少年人笨拙的勇氣,一路奔向未知的遠方。
運動會開幕式那天,銀杏葉把跑道鋪成金毯。我攥著號碼牌在檢錄處發抖,突然聽見熟悉的口哨聲——是總和我們斗嘴的體育委員,此刻正帶著全班揮舞礦泉水瓶吶喊。當4×100米接力棒傳到我手中時,看臺上爆發的聲浪幾乎掀翻云層。沖過終點線的瞬間,我忽然明白:有些陪伴,比獎牌更珍貴。
初雪那天,我們裹著羽絨服在操場堆出歪歪扭扭的雪人。小林偷偷把班主任的保溫杯換成雪球,引發一場混戰。放課鈴響時,教學樓亮起暖黃的燈,雪地上歪斜的腳印像一串未寫完的詩。轉角處遇見來鎖門的教導主任,他竟破天荒沒念叨"注意安全",只是笑著幫我們撣落肩頭的雪。
如今每當路過校門口那棵老槐樹,總會想起晚自習停電時,全班用手機閃光燈拼出的"高三加油";想起小賣部阿姨總會多給的烤腸;想起那些在題海中浮沉卻依然仰望星空的夜晚。教室的窗戶像幅流動的畫框,框住我們最鮮活的模樣——那些為一道題爭得面紅耳赤的午后,那些傳遍教室的匿名小紙條,那些在課桌下偷吃泡面被逮個正著的慌張,原來都是青春最珍貴的注腳。
畢業典禮那天,我們把寫滿簽名的校服拋向天空。潔白的云朵掠過教學樓尖頂,像一群銜著夢想遠行的白鳥。而我知道,有些故事永遠不會結束——就像每年春天,紫藤依然會爬滿走廊,蟬鳴依舊會驚醒盛夏的午后,初雪總要為少年人的重逢披上銀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