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溫】
熱熱熱熱! ! !
暑假進行時,夏日炎炎似火燒
無論是留校奮斗的學霸
還是外出實踐、旅游的“冒險家”
都得和高溫這個“小怪獸”過過招
在這里,處小君特地為大家
準備好了防暑小妙招
AHUCMers快快收藏好
助你防暑一夏!
防暑第一招:“藥”不能停
圖為中暑風扇降溫,吃避暑藥。 李飛通訊員供圖
藿香正氣水、人丹、清涼油,均為防暑常用品。
藿香正氣水含多種中藥成分,可解表化濕、理氣和中,出門前放置于包內,若出現頭暈、惡心等暑濕相關不適,按說明服用,能調節機體狀態,緩解暑氣引發的不適 。
人丹含薄荷腦、樟腦等,被太陽曬后腦袋昏沉時含服,其成分可刺激感官,帶來清爽感,起到清暑開竅作用 。
清涼油主要成分為薄荷腦、樟腦、桉油等,犯困時涂抹于太陽穴等部位,能借助成分的揮發性和刺激性提神醒腦;遭遇蚊蟲叮咬,涂擦后可利用其消炎、止癢功效,緩解皮膚不適 。

圖為夏熱避暑藥品卡通圖。 李飛通訊員攝
防暑第二招:“衣”有講究
炎熱夏季,穿衣搭配與防暑效能存在明確的關聯性,需以熱生理學、紡織材料學等學科理論為依據,遵循科學選衣原則,從防護功能等維度,構建防暑著裝體系。

圖為夏季清涼衣物。李飛通訊員攝
從科學選衣邏輯看,夏季優先選淺色衣物防暑。光學上,淺色對可見光、紅外線反射率高,吸收熱量少,像白色衣物反射超80%光線,可降低體表熱傳導。同時,淺色利于汗液蒸發散熱,避免因衣物高溫阻礙散熱。且色彩心理學上,淺色帶來清新涼爽視覺感受,緩解暑熱煩躁,從物理、心理層面助力防暑 。
①遮陽帽:寬邊遮陽帽是優選,帽檐寬度最好超7.5厘米,能大面積遮擋臉部、頸部。材質上,可選擇棉質、麻質或聚酯纖維的,吸汗透氣,防曬指數至少達50+ ,像漁夫帽、大檐草帽等,能有效阻擋98%以上的紫外線。
②太陽鏡:鏡片顏色以灰色、綠色、棕色為宜。灰色鏡片可保持景物真實色彩;綠色鏡片減少藍光,視覺舒適;棕色鏡片在減少眩光同時,增強對比度,提升視覺清晰度。
③遮陽傘:優先選有防曬涂層的,如銀膠涂層、黑膠涂層。傘面越大,遮陽范圍越廣,像五折傘便于攜帶,三折傘穩定性更好。
特殊場景的專業著裝
針對長時間戶外停留場景,防曬衣是具備針對性的選擇。一件優質防曬衣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皮膚,以下是防曬衣的選擇建議:
①防曬指數:查看防曬衣的紫外線防護系數(UPF), 應選擇UPF 50+的產品,這類防曬衣能阻擋99%以上的紫外線,可有效降低曬傷風險。
②面料材質:優先考慮聚酯纖維、錦綸等合成纖維材質,它們本身具備一定的紫外線屏蔽性能。此外,像棉麻混紡等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結合的面料,既保證透氣性,又兼顧防曬功能。
③透氣性:注意查看防曬衣是否有透氣孔設計,比如腋下、后背等易出汗部位的網眼透氣設計,或者采用輕薄、多孔的面料,有助于加快空氣流通,提升穿著的舒適度,避免因悶熱導致中暑風險增加。
防暑第三招:“食”來運轉
夏季高溫環境下,合理飲食有助于防暑降溫。
①西瓜作為夏季常見水果,其水分含量高,能補充因出汗丟失的水分 ,且含有多種營養成分,食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燥熱體感,幫助人體散熱。
圖為卡通西瓜。 李飛通訊員攝
②綠豆湯傳統上被認為有清熱解毒等作用,從現代營養學角度,綠豆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煮成湯經冷藏后飲用,能補充水分與營養,促進機體代謝,對緩解暑熱不適有幫助。
③冬瓜、苦瓜這類蔬菜,從中醫理論看,有清熱解暑功效;從營養層面分析,它們富含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 )、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在夏季食用利于補充營養、增強機體耐熱能力,助力維持健康活力。
另外,適量飲用冰鎮飲品也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解暑哦!(通訊員 賈福錢 秦寶潔 李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