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分的謙虛,使人落后
- 一個久不被重用的年輕人,慕名拜訪了清蓮寺高僧普濟,請高僧指點迷津。普濟問年輕人:“你在工作上對自己如何定位?”
- 2022-08-27 閱讀:283
- 馬屁
- 有人要求覲見國王,大臣警告國王:“請當心,陛下。此人善于溜須拍馬,以此取得王公貴族的好感,再騙取厚禮和土地。”
- 2022-08-27 閱讀:355
- 退讓的獵豹
- 有一只獵豹正在吃一頭鹿,一只鬣狗聞著氣味趕過來了。鬣狗先是小心翼翼地看看獵豹,然后一步一步挪過來。它每進一步,獵豹就退一步。
- 2022-08-27 閱讀:252
- 孑旦的箭術
- 商朝初期,亳都有個名叫孑旦的人,他的箭術非常高超,百步穿楊也不在話下。商湯王聽說了他的名聲后,就想將他招為武將
- 2022-08-27 閱讀:345
- 給蜜蜂留下三分蜜
- 在非洲叢林,土人被一種小鳥引導,才能在茫茫叢林中發現哪棵樹上有蜂窩。采蜜人也像藏族小伙子一樣,攀爬上樹,點燃干柴草,用煙霧熏驅蜜蜂
- 2022-08-27 閱讀:323
- 盜馬
- 古時候,伊拉克有位國王,叫阿爾馬蒙。他有匹千里馬。一次,一個叫奧瑪的商人路過巴格達,他看到阿爾馬蒙的馬,羨慕不已
- 2022-08-27 閱讀:208
- 去掉籃筐的底
- 據說籃球運動剛誕生的時候,籃板上釘的是真正的籃子。每當球投進的時候,就有一個專門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來。
- 2022-08-27 閱讀:309
- 害怕陰影的仙胎魚
- 有一種魚,叫仙胎魚。仙胎魚身體透明,在水中游動異常靈敏,外行人想捕到仙胎魚,簡直像摘星一般難。
- 2022-08-27 閱讀:240
- 跑向山頂的高原兔
- 在我國的青藏高原2100~4000米的高寒地帶,生活著一種體型較大的高原兔。
- 2022-08-27 閱讀:284
- 讓我們活過一個蛙卵
- 南美洲的哥斯達黎加雨林里,有一種以蛙為食的蛇。由于那里的蛙非常多,所以自古以來,這種蛇不必為食物擔憂。
- 2022-08-25 閱讀:264
-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悟
- 《云邊有個小賣部》是我每每閑下來都會復閱讀的一本書,更是我在高中時期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本書。書中對人公劉十三和程霜之間的故事讓我對于親情和友情有了新的認識。
- 2022-08-19 閱讀:419
- 沖突的反構與奇妙的混合
- “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講述故鄉的故事,一個更真實的被風刮過的故鄉”,萬瑪才旦短篇小說集《烏金的牙齒》扉頁上的這句話,可以視作一位藏族作家的寫作自白。
- 2022-06-01 閱讀:263
- 以紅色文藝作品引領社會審美新風尚
-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為時代的號角”
- 2022-06-01 閱讀:288
- 小說的篇幅與可能性
- 從某種意義上說,歷史的使命之一就是祛魅,將無數零散的個人經驗驅散,代之以巨型的事件,而這些事件一旦被客觀化和中立化
- 2022-06-01 閱讀:239
- 遇見更好的自己
- 2008年8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繼爆雷,金融海嘯席卷而來。當時,我正在休斯敦,在那個悶熱的夏天,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
- 2022-06-01 閱讀:273
- 物候有節律,苒苒其華
- “花木知時令,鳥鳴報四時。”大自然中,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繁殖、遷徙,植物的萌芽、長葉、開花、結果、凋落,還有冰霜的凝結
- 2022-06-01 閱讀:233
- 文學,是時間的陳釀
- 文學大家柳青先生流傳久遠的名言:“文學是個愚人的事業”。能從事文學寫作者,應當是智商都不低,否則,何以敢操刀需高智慧的文學寫作。
- 2022-05-30 閱讀:276
- 如何為民營企業發展插上翅膀
- 改革開放是促使民營企業出現,得到迅猛發展并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經濟力量的一個重要原因。
- 2022-05-30 閱讀:256
- 自然文學的深度及其品質
- 自然文學或者所謂的自然寫作,在很多時候看起來是一個“偽命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萬物之中,必定包括人在內。
- 2022-05-30 閱讀:307
- 南方的細小、漫長與幽深
- 朱文穎的小說屬于極難把握的一類。通常就是這樣,好的小說家中有一類是透明并有整體性的,結構與戲劇性的元素就像魚骨一樣顯在
- 2022-05-30 閱讀:206
- 光的鏡鑒與黑的思辨
- 周慶榮與我談及《人間十影》時說:“影”不只是主體的附屬,也是主體的本質上的重要證據,尤其在當下。
- 2022-05-30 閱讀:291
- 現實的凝視與結構的創新
- 張學東的長篇小說以三兄妹為主體展開,以大哥顧責為主線描繪了一種庸常人生的生活路徑。大哥顧責大學畢業后在城里落腳,當了一名記者。
- 2022-05-25 閱讀:261
- 為城市寫一本文化傳奇
- 傳奇,最初寫的是哀怨動人的唐人小說故事,大多由軟弱的世家子弟、耽于情愛的癡情女子、游魂千里的夢境組成。
- 2022-05-25 閱讀:266
- 慈悲者的孤獨
- 困難時期,姨爹想收養失去雙親的玉梅。但是姨媽不能接受玉梅的到來。爭執中,姨媽的菜刀砍斷了玉梅的兩根手指。
- 2022-05-25 閱讀:266
- 在平等對話中建構動物詩學
- 現代工業文明給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某種意義上說也切斷了人和詩歌賴以棲身的自然之間的關聯。它和擴張的物欲遇合,更使生態破壞、環境污染
- 2022-05-25 閱讀:277
- 悖謬俗世中尋求自我救贖
- 在當下這樣一個加速度奔向“元宇宙”的數字化時代,農耕文明語境下建立起來的傳統鄉村秩序和道德倫理已經發生了顛覆性變革
- 2022-05-25 閱讀:330
- 以詩性智慧感應生存哲學
- 劉亮程的長篇新作《本巴》如同詩篇,故事就像哲學。小說不寫切近的歷史疼痛,而直寫蠻荒傳說;表面寫民族記憶,其實追索人類久遠幼年。
- 2022-05-25 閱讀:240
- 把整個生命投入文藝學事業
- 經過漫長的等待,童慶炳老師的《口述自傳》終于在今年1月出版了。作為童老師弟子,我既為他能留下這一本口述史而感到慶幸
- 2022-05-21 閱讀:247
- 報告文學的文體焦慮
- 圍繞著沈洋的長篇報告文學《昭通:磅礴之路》,我注意到很多評論家都談到了報告文學的文學性。這種強調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 2022-05-21 閱讀:259
- 文學之筋骨與詩歌的力量
- 古人言及的“筋骨”,大都指向支撐藝術形式的核心價值或是內在精神,即我們常說的精神凝聚力、思維立足點抑或更為簡明的“文眼”等概念。
- 2022-05-21 閱讀:582
- 在古典與現代之間自鑄新詞
- 在當代散文創作領域,王充閭應當是成就突出、影響廣泛的一家。充閭先后在多家出版社陸續出版散文、隨筆、傳記類著作50余部
- 2022-05-21 閱讀:267
- 女性視角下的情感敘事
- 近年來,女性文學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以女性文學反映社會現實的創作成果有了豐富的經驗表達。
- 2022-05-21 閱讀:244
- 在朦朧的藝術邊界里尋覓藝術的感覺
- 朋友李舫寄來她的三本書籍,一本是剛剛出爐的“大散文”集《大春秋》,另兩本是《魔鬼的契約》和《風笛中的城堡——愛丁堡紀行》
- 2022-05-20 閱讀:292
- 溫暖的心可以寫出對世間的愛
- 法艇兄出生于皖西北臨泉縣艾亭鎮新王行政村,小時候,從鄰居家借來的一本既沒封面也沒封底的《唐詩三百首》啟蒙了他對詩歌的愛好。
- 2022-05-20 閱讀:263
- 生命與情感的表達式
- 周碧麟的散文,立足現實生活,以人為中心,以愛為出發點,以情感為顯影劑,以民族為底蘊,以時代為羽衣,以生命為歸宿,質樸而真誠表達著自己的所見與發現。
- 2022-05-20 閱讀: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