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盡全力,“莎”出重圍
巴黎奧運會已然落幕,但余溫尚在。16天,329個獎牌項目,數不清的精彩瞬間,忘不掉的奪冠時刻。
我怎么都不能忘記七月三十號的那個晚上,王楚欽的掩面而泣,孫穎莎的振臂高呼,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震撼的國歌大合唱。這場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青春風暴,終于在巴黎的夏天席卷了全球。
從青奧會到奧運會,從籍籍無名到人聲鼎沸。該怎么形容他們倆的十年?努力,拼搏,傷病,疼痛……我無法用詞匯來精準描述,于是記憶變成片段在腦海中一幕幕閃過。是日復一日的訓練,是三年早六晚十的堅持,是手上布滿的老繭,是發力習慣導致的高低肩,是腫脹的肩膀一陣一陣的抽搐,是“你說你成長的多快啊!——哎不夠啊!還要努力奔跑”的無奈,是“我愿意用生命換這塊金牌”的執著,是謾罵攻擊之后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的不甘,是默默刪掉所有黑評就留下一句“你憑什么上”又一拍一拍地證明了自己。
非常喜歡董宇輝的一句話“怎么會有人完全理解你的苦,然后因此懂你的難呢?感同身受就意味著要穿你的鞋走你的路,吃你的苦熬你的夜,讀你的書受你的難吶!”是啊,我們又怎么能與他們感同身受,他們可是走了一條普通人壓根堅持不下來的路啊。成長的路上充滿了坎坷,強大的道路上注定孤獨,上天在降大任于斯人之前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孫穎莎在香港都會大學的演講中說到:“在我們最痛苦的時候,可能也是成長最快的時候,殺不死我們的,終會讓我們更加強大。希望我們始終都能相信自己,哪怕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夠再多堅持一下,希望我們即便遇到失敗也有勇氣收拾行囊再出發。”“莎頭”的奮斗之路,充滿了挑戰與不易。但他們從未妥協,始終保持著對夢想的執著追求。這種敢于奮斗的精神,正是現當代青年所缺失的。在這個物質充裕、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青年在面臨困難和挑戰時,往往容易選擇逃避或放棄。然而,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所以,少年啊,不用畏懼風雨,“欽”盡全力,“莎”出重圍,心懷熱愛,奔赴山海,繁花似錦,未來可期。待高朋滿座時,回望你們來時的路。
作者:陳婧涵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