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游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街道是它的字里行間。我每每穿行其間,總覺得那些鋼筋水泥的筆畫太過生硬,缺少了些許人情味的點綴。
晨光初現時,清潔工老李已經掃完了第三條街。他的掃帚在地上劃出規則的弧線,像一位書法家在宣紙上運筆。紙屑、煙蒂、落葉,都成了他筆下的墨點。我常見他對著剛吐痰的年輕人瞪眼,那年輕人便訕訕地掏出手帕擦地。老李的皺紋里夾著三十年的風霜,卻比那些嶄新的玻璃幕墻更有人情味。
過了一陣兒,新開的網紅面包店排起長隊,玻璃櫥窗里的羊角包泛著誘人的焦糖色。穿制服的店員用掃碼槍掃描付款碼,"滴"的一聲,和隔壁修自行車攤的打氣筒聲撞在一起,倒也不覺得突兀。修車師傅的扳手在陽光下閃著光,車胎打氣時鼓鼓囊囊的聲響,像極了小時候巷口爆米花機炸開前的期待。
再往前走,舊書店的木門上,銅環被摸得發亮。推開門,霉味混著紙張的氣息撲面而來,書架頂層的線裝書蒙著薄塵,書脊上的字跡卻依然清晰。老板坐在藤椅上翻報紙,報紙的沙沙聲里,偶爾飄進窗外奶茶店的甜膩音樂,像兩個年代在屋檐下悄悄打了個照面。
午后,寫字樓下的咖啡店總是擠滿了人。小周在這里做了三年服務員,能記住兩百多位常客的口味。她會給趕方案的編輯多續一杯,為失戀的姑娘悄悄加塊糖。有次一位客人突發低血糖,她立刻從柜臺下取出備用的巧克力——這不在服務守則里,卻在人情世故中。
暮色降臨,街道上人越來越多,頭頂上的燈也亮了起來,不遠處新建的購物中心也金碧輝煌,不斷有人進進出出,人們乘著自動扶梯上上下下,像被傳送帶運送的貨物。偶爾有小孩在光可鑒人的地板上摔倒,哭聲在空曠的大廳里顯得格外刺耳。
夜深了,寫字樓里的燈還亮著。透過窗戶,能看見加班的人對著電腦屏幕發呆。他的影子投在玻璃上,與遠處老居民區星星點點的燈火重疊在一起。
城市的掌紋里,新的紋路不斷生長,舊的溝壑卻從未填平。就像剛通車的地鐵隧道,穿過百年前的護城河底,鋼筋混凝土的堅固之下,依然能聽見暗流涌動的聲音,那是時光在深處,輕輕拍打著岸。
作者:韓睿洋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