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席上的夏夜絮語
老家閣樓的樟木箱底,壓著一張褪色的竹席。篾片間藏著細碎的月光,邊角磨得發亮的紋路里,還留著蟬鳴與蒲扇搖晃的韻律。每當梅雨季翻開它,潮濕的空氣中便漫開一股陳年的草木香,像打開了一座裝滿舊時光的匣子。
七歲那年的夏夜,竹席是鋪在天井里的銀河。外婆將井水潑在青石板上降溫,蒸騰的霧氣里,竹席帶著清涼的觸感。我躺在席子中央,數著流螢提著小燈籠掠過葡萄架,看北斗七星在云層里躲貓貓。外婆的葵扇搖出輕柔的風,驅趕著蚊蟲,也搖碎了滿院星光。她講牛郎織女的故事時,竹篾縫隙里漏下的月光,會悄悄爬上我的鼻尖。
竹席上還盛著鄰里的夏夜。張叔搬來收音機,評書里的馬蹄聲混著蟋蟀的吟唱;李嬸端出自家腌的酸梅,瓷碗擱在竹席邊緣叮當作響。大人們搖著蒲扇聊收成、談家常,孩子們則在席子上打滾嬉戲,把竹篾壓得咯吱作響。誰家孩子摔了一跤,哭聲未落就被遞來的麥芽糖堵住,轉眼又笑作一團。
最難忘雷雨夜的竹席。閃電撕開夜幕的剎那,竹席被照得青白,雨點砸在瓦片上的聲響,像千軍萬馬奔過。我們縮進外婆懷里,聽她哼著不成調的歌謠,竹篾的涼意滲進皮膚,安撫著因雷聲而慌亂的心跳。雨過天晴時,竹席吸飽了潮氣,在月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混著泥土與青草的氣息,釀成獨屬于夏夜的味道。
后來住進樓房,空調取代了葵扇,涼席也換成了柔軟的亞麻質地。但每個盛夏,我總忍不住想起老家的竹席。想起它在烈日下暴曬時散發的焦香,想起露水打濕邊緣時的清冽,想起那些躺在席上數星星的夜晚,連夢都是清涼的。
去年回老家,竹席已生出細密的裂痕,邊緣的包邊布也磨破了口。可當我重新把它鋪在陽臺,躺在上面看城市夜空時,恍惚間又回到了童年的天井。風掠過樓群的聲音,竟與當年穿堂而過的晚風有了幾分相似,竹篾縫隙里漏下的城市燈光,也像極了記憶里的點點星光。
有些時光永遠留在竹席的紋路里,無論歲月如何打磨,那份帶著草木清香的清涼,那些伴著蟲鳴與故事的夜晚,始終是心底最溫柔的角落。每當盛夏來臨,我總會想起那張竹席,想起它承載過的星光、歡笑與絮語,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為心靈尋一處清涼的棲息之地。
作者:顏夢雨,江浩源,胡玉婷,陳嬌嬌,張琳羚,高晨茜 來源:自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