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里的月光
灶房角落的粗陶罐總蒙著層灰,釉面的冰裂紋像蛛網爬滿歲月。母親說它比我的年紀還大,從前用來腌咸菜、裝米酒,如今積了灰,卻在某個深夜突然讓我想起,那些藏在陶罐里的月光。
幼時的夏夜,外婆總把井水湃過的西瓜塞進陶罐。墨綠的瓜皮沾著水珠,輕輕放入罐底,仿佛封存了整個夏天的清涼。月光從木格窗斜斜漏進來,在陶罐上流淌成銀白的河。我趴在灶臺邊,看外婆用粗布仔細蒙住罐口,麻繩系出的結在風里輕輕搖晃。"睡一覺起來,西瓜就更甜啦。"她的話混著蟋蟀的鳴叫,和陶罐一起沉入夜色。
最難忘的是臘月釀米酒。糯米蒸熟時的甜香漫過整間屋子,外婆把溫熱的米粒裝進陶罐,中間搗出個酒窩,撒上酒曲。陶罐被裹進厚厚的棉被,安置在灶臺角落。我總忍不住掀開棉被偷看,卻只看到米粒在黑暗中靜靜沉睡。某個清晨,突然飄來清甜的酒香,掀開陶蓋的瞬間,白霧裹挾著醇厚的氣息撲面而來,米粒早已化作琥珀色的瓊漿,在罐底泛著微光。
陶罐也裝過苦澀的記憶。那年爺爺病重,中藥的苦澀味在屋子里揮之不去。母親把熬好的藥汁倒進陶罐,用荷葉封住罐口。月光灑在藥罐上,映得深褐色的藥汁像凝固的夜。我端著藥碗守在爺爺床邊,看他皺著眉頭一飲而盡,陶罐里剩余的藥汁在月光下輕輕搖晃,晃出滿室沉默的憂傷。
搬家那日,母親執意要帶走陶罐。我嫌它笨重又占地方,母親卻摸著冰裂紋輕聲說:"這罐啊,裝過你們的甜,也盛過苦。"陶罐最終被安置在新家的儲藏室,落滿灰塵,卻依然倔強地守著那些舊時光。
某個失眠的深夜,我鬼使神差地打開儲藏室的燈。月光從氣窗漏進來,正巧落在陶罐上。恍惚間,又看見外婆佝僂著背系麻繩,母親捧著藥碗的身影,還有自己踮腳偷看米酒發酵的模樣。原來有些記憶不會褪色,就像月光永遠會找到陶罐,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將封存的歲月重新喚醒。
如今陶罐依然安靜地待在角落,它粗糙的表面刻滿時光的紋路,每一道裂痕里都藏著故事。那些被它盛過的甜與苦,都化作月光,在歲月里靜靜流淌,教會我生活的滋味,總要慢慢封存,細細回味。
作者:顏夢雨,江浩源,胡玉婷,高晨茜,陳嬌嬌,張琳羚 來源:自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