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為基,信行天下
以誠為基,信行天下
古語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歷史與現實的漫漫長路。它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石。
誠信是個人道德的脊梁,支撐起高尚人格的大廈。古有季布一諾千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其誠信之名遠播,贏得眾人敬重,在危難之時亦得友人相助;今有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哥哥為趕在年前給農民工結清工錢,在雪夜驅車趕路不幸遇難,弟弟忍痛接力,堅守承諾,完成哥哥遺愿。他們用行動詮釋了誠信的力量,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堅守誠信,便擁有了無盡的精神財富,能在人生道路上贏得尊重與信任。反之,若缺失誠信,縱使才華橫溢,也難以立足于世。如曾經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當事人雖有高學歷、高職稱,卻因學術不端,抄襲造假,身敗名裂,為世人所唾棄。
誠信是社會運轉的潤滑劑,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在商業領域,誠信是企業的生命。百年老店同仁堂,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以誠信經營贏得了顧客的信賴,歷經數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海爾集團創業初期,張瑞敏砸毀不合格冰箱,以誠信重塑企業形象,最終成為全球知名品牌。相反,一些企業為追求短期利益,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如三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嚴重損害消費者健康,不僅導致企業倒閉,還引發了整個乳制品行業的信任危機。在社會交往中,誠信是構建良好人際關系的橋梁。當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社會便會充滿溫暖與關愛,互幫互助、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才會成為現實。
誠信是國家發展的堅實根基,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榮辱。商鞅變法,“徙木立信”,樹立了政府的公信力,為秦國崛起奠定了基礎;當今中國,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努力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一個誠信的國家,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與信任,吸引更多的合作與發展機遇。相反,若一個國家背信棄義,在國際交往中出爾反爾,不僅會損害自身形象,還會失去合作伙伴,阻礙國家的發展。
在時代的浪潮中,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傳承和弘揚誠信美德的責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言出必行,一諾千金。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堅守誠信原則,不弄虛作假,不欺騙他人。同時,我們還要積極傳播誠信理念,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
以誠為基,信行天下。讓我們攜手共進,將誠信融入血液,化作行動,讓誠信之花在中華大地絢爛綻放,讓誠信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張婷婷 來源:原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