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獨白
暮色總在某個時刻突然降臨。檐角琉璃瓦上最后一點金紅倏地褪去,像有人將半透明的藍綢緞輕輕抖開,一寸寸鋪滿天空。這時節的風裹著薄霧游蕩,掠過松針時發出細碎的私語,惹得廊下銅鈴也叮咚應和兩聲。
四季的黃昏各有其脾性。春暮常裹著杏花雨,濕潤的云靄浸透整座庭院,石階縫隙里的青苔便趁機膨脹出翡翠般的色澤。夏日的殘陽總不甘心退場,將云絮燒成赤金與絳紫的綢緞,連池塘里的錦鯉都披著粼粼霞光游弋。秋分后的暮色最是通透,梧桐葉在暮氣中漸漸褪成舊絹帛的焦黃,卻仍固執地懸在枝頭,等待某陣風來完成最后的道別。
最妙是初雪后的黃昏。積雪將暮光折射成淡青的琉璃世界,冰棱在檐下凝結成水晶簾幕。墻角臘梅偏要挑這個時辰吐蕊,幽香裹著寒氣沁入窗欞,與硯臺里新磨的松煙墨暗自較勁。此時若向遠山望去,能看見薄雪勾勒出的山脊線,恍若未干的水墨畫卷正在暮色中緩緩收卷。
暮色漸濃時,總有些聲音格外清晰。歸巢的鳥雀撲棱棱掠過屋脊,枯枝被積雪壓出輕微的吱呀,甚至能聽見月光漫過瓦當時細微的流淌聲。這些細碎的響動編織成網,將白晝與暗夜妥帖地縫合。當最后一線天光消逝在飛檐翹角之后,整座庭院便陷入某種古老的沉默——那是時光在磚石紋路里沉淀了千年的絮語。
作者:王慶松 來源:安徽中醫藥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