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陶瓷的故事
歷經(jīng)千年的時光,陶瓷的每寸紋理仍在訴說著屬于它們的故事。
中國陶瓷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彩陶到唐三彩再到彩瓷,瓷器不斷演變,記錄了陶瓷工藝的發(fā)展歷程,更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在南北朝的越窯青瓷中,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信仰。那個朝代的人們苦于戰(zhàn)亂,感到生命的無助,佛教就成了一劑良藥,于是佛教思想就投射到了青瓷制作中,瓷器的紋飾多為蓮花瓣,造型也像僧侶、廟宇等。因為有信仰,水深火熱中的人們才有了更多的勇氣,暫且不論其科學、正確與否,這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在青瓷上,我們看到了佛光,看到了屬于一個時代的印記。
在元青花中,我看到了濃烈的生命之美。元青花的形制巨大,胎骨厚重,就如同元人的豪爽灑脫。此外元青花的青花紋飾用料濃艷,表現(xiàn)力強,給人清澈深沉的感覺,有著鮮活的“流動感”,而且元青花的紋飾繁密又有序,濃烈的圖案中又給人以優(yōu)美的感受。這樣的元青花讓人感受到屬于它的那一份濃烈之美,仿佛能夠被其旺盛的生命力所感染。
在清代的粉彩瓷中,我看到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粉瓷十分粉潤雅致,制作時也很精細,此外粉彩紋飾多繪團花、團蝶、八桃蝙蝠等,寓意著多福多壽,在這些精致的紋飾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與祝愿,這份心愿與現(xiàn)在的我們也是一樣的,不同時代的人們此刻聯(lián)結(jié)在了一起。
除了青瓷、元青花、粉彩瓷,還有許多具有代表性的陶瓷,每一件具有獨特魅力的瓷器背后都是匠人們的精心琢磨,陶瓷制作的每一個步驟中都凝聚著他們的的智慧和心血。這也使陶瓷更增添了一份美感——工匠精神。我們無法得知他們的姓名,但我們知道中國陶瓷代表的是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
陶瓷不語,卻道盡時光。陶瓷之美,不僅在于表面,更在于其穿越時空的溫度與故事,在于一代代匠人心血的結(jié)晶。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快節(jié)奏的時代,在匆匆前行時,也請記得稍微駐足,去聽一聽屬于陶瓷的故事。
作者:陳琳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wǎng)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jié)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tài)、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jié)束、新生入學、畢業(yè)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guān)于童年時家鄉(xiāng)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