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游其一
難得的長假,與父母到安徽走走。
與往常一樣,邊走邊看,漫游般毫無目的,隨心所欲。浪漫的假期,不愿被所謂的攻略縛住手腳,就讓一切枷鎖都散在風中吧。
踏入具有徽派特色的木門,人滿為患,難以下腳,望著一堆堆的人山人海,我有些失落,好不容易從城市中逃離,渴望到“世外桃源”中洗去一身世俗味,沒想到也不過是從一個牢籠換到另一個圍城。我的臉上出現一抹無奈,嘈雜的人群將我的煩躁填滿,可望著對風景展現出極大興趣的父母,我卻只能選擇跟上。
父母快速穿梭在人群,興奮地左右張望,波光粼粼的湖,清澈流動的水,參天聳立的樹,碧藍如洗的天,明明是常見的景,父母卻好似從未見過,熱情地討論,說笑,以極慢的速度認真地游覽,欣賞。我急于趕路,試圖尋一安靜地,卻被人群擠得東晃西搖,狼狽不堪。
瞥見興高采烈的父母,我滿是不解與疑惑,得之不易的假期,卻被困在“人堆”中,四處的美景被各色各樣的游人充斥,想要拍照必然會有陌生人出鏡,父母為何還如此淡然?我狀似隨口一問,母親用滿含笑意的眼望向我:“怎么,出來玩,這種情況不是很正常?”
我嘴角向下,露出一個苦笑:“我也知道,可為了盡量避開人群,我還特意挑了個不太廣為人知的地方,沒想到還是失策啊。”失望的情緒再一次爬滿心房:“游玩不就是躲開人流,到向往的地方去嘛,這兒都人擠人,完全沒了游玩的興致。”
母親看著我苦惱的神情,揉了把我的頭發,開導著我:“游玩觀賞,最重要的是心情的放松,既已無法改變現狀,何不順其自然,享受當下呢?樂在人為。”
聽著母親安慰的話語,我雖未完全領悟,也開始收拾心情,將腳步放慢,觀賞起這不一般的風景。
換一種心情,眼界也漸寬闊起來。徽派建筑巧奪天工,工匠耗盡心力,耐心苦熬,細致雕刻,精心粉刷,一切雕欄玉砌,珠圍翠繞皆由人造,若無游人觀賞,豈不是有“其境過清”之嫌,“鋪張浪費”之意?
周圍的游客似乎變得可愛起來,年齡尚幼的孩童歡欣雀躍地揪著其父的衣袖詢問一些稚嫩的問題;夕陽紅旅行團的大爺大媽們相互拍著“時髦”的游客照;拿著小旗子,帶著擴音器的導游向逐漸擴大的隊伍科普著桌椅擺放的規律;路過的游客好奇地望著外國友人的臉龐......大家笑著,鬧著,也互相幫助著,也彼此照應著。我不再為人山人海而感到失落,反而從人群中看見溫馨與喜悅,大家從瑣事中短暫地逃脫,彼此相聚一堂,盡管不認識,不熟悉,但五湖四海的人們在這一刻臉上卻都掛上開懷的笑,在陌生的土地上放逐疲憊的心靈。
景是相似景,關鍵在于心態,不必執著于孤僻的個體,主動為自己的心卸下沉重的枷鎖。游玩是為了放松自己,何必苦苦追求僻靜、孤寂呢,人總是為自己設下一道道隔離線,固步自封,殊不知困住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游玩于此,相遇于此,吾心甚悅。
作者:韓悅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