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中醫門,做好中醫人
“什么是中醫?”“如何學習中醫?”自從我考入中醫專業,這些問題始終縈繞在心。社會上對中醫的片面或消極看法,讓我更加意識到傳承和發展中醫的重要性。
近年來,中醫學在年輕一代中逐漸受到關注。生津解暑酸梅湯、清熱利咽中藥茶飲和補中益氣藥膳糕點成為千禧一代對中醫的新印象,背后是中華文化的深厚積淀。中醫不僅僅是一種治療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端午節掛艾草、重陽節做香囊,菊花甘草枸杞泡入杯中,這些都不僅是防病養生的佳品,更是傳承了千年的文化精髓。
新冠疫情的爆發使中醫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這場全球危機中,中醫憑借獨特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為疫情防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例如,“清肺排毒湯”的高治愈率,以及中成藥如蓮花清瘟口服液、川貝枇杷膏的短缺,都充分展現了中醫的療效和魅力。這一時期,關于中醫的視頻在B站上獲得了極高的點擊量,中醫題材的電視劇也陸續出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和學習中醫。不僅如此,中醫藥也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漢方藥、針灸等中醫治療方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認可。這種跨越國界的醫學交流與合作,無疑是對中醫最好的宣傳和推廣。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我深信不疑的中醫診所。每當我身體有些不適,家人常會帶我來尋求治療。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閃到了腿,當時便無法正常行走。然而,經過中醫的正骨治療,短短的時間里,我就能夠正常走路了。這種神奇的療效讓我對中醫療效有了更深的信任。
中藥曾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冒時,大夫開出的小柴胡顆粒,讓我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我的慢性鼻炎更是依賴于中藥湯劑的治療。這些草藥熬成的汁液,滋潤著我的身體,治愈著我的生命。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對中醫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圖畫,觀看紀錄片《本草中國》,探索這些來自不同疆域的中藥背后的奧秘。每當我看到中藥,我總會想起那個黑瓦罐中的藥湯在小火的煎煮中咕嘟咕嘟冒泡的場景。那些草藥,有的青翠欲滴,有的暗沉厚重,它們帶著大自然的精華和先人的智慧,在醫生的巧手中化作一劑劑治病救人的良藥。在我心中,這些草藥不僅僅是一種治療疾病的藥材,更是一種傳承了千年的文化。它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承載著祖先們的智慧和期望。每一味草藥都有它獨特的療效和傳奇的故事,它們在我身體里流淌,不僅治愈了我的身體,也滋養了我的靈魂。
中醫是世界上唯一存續數千年而又擁有系統理論的醫學,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建立在“陰陽”“五行”“經絡”“氣相”“相”等學說之上。其中,“陰陽”與“五行”純屬中國哲學的范疇;“經絡”、“穴位”、 “氣相”、“相”又是觀察不見到的,因而顯得有些“神秘”。
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我踏入了安徽中醫藥大學的校門,開始了一段全新的學習旅程。在這里,我系統地接觸到了博大精深的中醫知識,仿佛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參觀了醫學史館,并深入了解了發源于安徽的新安醫學,感到親切與自豪。新安醫學以其獨特的診療方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中醫界獨樹一幟。在學校的藥園里,我親眼見到了各種在圖書上出現的中藥材,它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出淡淡的草本香氣。我仔細辨識,同時自主地了解地道藥材與十大皖藥的知識。
最令我難忘的是,在初步學習和不斷的練習摸索到推拿、艾灸和測量手法后我們走進社區,為居民提供義診服務。這不僅是一次實踐的機會,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看到居民因為我們的幫助而露出滿意的笑容,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中醫的魅力和價值。
在濃厚的醫學氛圍中我們開始了相關課程的學習。《醫古文》作為對醫學典籍的初步了解和以后閱讀的工具;《醫學史》有利于探索中醫學的發展規律,能夠增強中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醫基礎理論》開啟了我的中醫學思維。中醫基礎理論在我眼中猶如一棵大樹的樹干,堅實而穩固。它承載著中醫的核心精髓,為其他各科的知識提供著支撐。這些各科知識,猶如豐滿的樹葉,不斷地給予中醫診治疾病的能力以滋養。而診治疾病的效果,就如同果實一般,依賴于樹干與樹葉的共同作用。初學陰陽五行時我意識到了中醫與中國古代哲學的密切聯系而開始去了解儒釋道三家對中醫的影響,去搜索《易經》的講解,才開始有了一些淺顯的了解。然而,只學理論總是枯燥乏味的,老師會在課程中加入病歷,“小中醫”的體驗幫助我們學以致用。在老師帶領大家通過看舌象分辨燥濕寒熱時,我們都有極大的興趣,紛紛去看身邊同學的舌象,用已有知識分析。
同時我認識到與西方醫學不同的是中醫更注重辨證論治的方法,即結合疾病的臨床表現和人體自身情況,如體質狀況、環境狀況、氣候變化和飲食習慣等,進行全面分析和判斷,以得出正確的診斷結果。然后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治療方案,對癥下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我深知路途漫長且充滿挑戰。但我堅信,只要心中懷有對中醫的熱愛與執著,我的中醫夢將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我會不斷探索、不斷追求,用中醫的智慧為更多的人帶來健康與希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于我來說,在以后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我不會放棄,我心中的中醫夢一直支持著我。
僅僅學好中醫是不夠的,中醫是在幾千年的傳承中一步一步發展和完善起來的,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應當繼續發揚我們傳統醫學。在實踐中創新,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和發揚中不斷中醫中的不足進行改善,把我們中醫藥發掘好,發展好,這樣我們傳統中醫文化才能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