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心得—三下鄉
《言情小說還是嚴肅小說?》
因為本人從中學時期開始就喜歡看言情小說,甚至有一段時間可以說是沉溺于言情小說里構架的世界。之后進入大學,或許是因為看的小說已經很多了,或許是到年齡了,總之,慢慢地不太常看言情小說了。后來有些喜歡看嚴肅小說了。比如《罪與罰》、《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活著》等等。我在閑暇時間時常會看到關于大家對言情小說和嚴肅小說的討論。基本上是嚴肅小說的讀者會鄙視言情小說的讀者。雖然言情小說的讀者會反駁:我只是喜歡看小說而已,為什么要涉及價值觀各種。但是其實可以看出來一些言情小說的讀者也是默認嚴肅小說是高于言情小說的。
在我看來,二者并不分高低。只要讀者通過閱讀,自己享受了就夠了。能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的知識可以,沒有也可以,我只是想看書而已。我并不想從書中獲得什么很宏偉的世界觀,不想說讀過書后我勵志要如何努力。我只想要想看書的時候就看了。當然,應該會有人批評說,你看書什么都不收獲那你還看什么書呢?對此,我想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另外,針對某些嚴肅小說比起言情小說更有文化的言論。我的觀點是,不同的人學習同一樣技藝,有的人能成為佼佼者而有的人卻總是無從下手。小說同樣如此。好的作者,他寫小說不拘于話題,他依舊能讓讀者知道,他的文筆、能力。舉個例子。我較早之前,應該是兩三年前吧。看到過的一本言情小說《你的距離》。作者探討了關于大學是什么的問題。作者設定其中一個主人公是大學教授,并且是很嚴格的教授。不管學生的通過率,嚴格要求學生。在另一個主人公問教授為什么這么嚴格的時候,教授有這么一段話:大學是人類先鋒,嚴格要求學生,總有一天他們中的某個人會超過他,那他的嚴格要求就達到了目的。當時的我對于教授的解釋是震撼的。或者說是驚嘆作者的思想。作者認為大學是人類先鋒。當時進入大學不久,很迷茫的我,時常會想到我為什么要讀這個大學呢。在那本書之后,我知道了。不是大學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我不必再思考大學的意義,因為它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只要我做好自己的事,或許我超越不了很多的人,但是我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的自己。
嚴肅小說當然也有很多這種會讓我突然平靜下來的時刻。比如《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我驚嘆作者的經歷,驚嘆教育的力量。所以,不必比較,二者都很好。甚至,就現在的網絡環境來說,好的作者通過言情小說能讓更多的讀者體會到文字的力量。
言情小說,嚴肅小說,二者都很好。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沒有收獲也可以。我們只是喜歡閱讀而已。
作者:陶文慧 來源:安徽中醫藥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