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之光,熠熠生輝
友善,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其中一部分,在當代社會也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由古至今,友善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延續了幾千年之久。而在現在的中國,友善更是被看作是社會安定,甚至于民族團結的重中之重。
尊重是友善的第一要義。社會成員之間互相尊重,與人為善,相扶相助,尊重每個群體,每個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才能鞏固和維護社會秩序,使人民生活穩定,社會生活富足。彼此的尊重勾畫了當今社會主義最宏大的圖卷。
但在當代,人們口口聲聲說著友善,卻又有不少人不知如何付諸于行動。其實友善很簡單。它不需要人們做出多么偉大的舉措,更不需要人們犧牲小我,回饋他人。埃·馬卡姆說過:友善的雨點對所有的花卉草木的葉子垂愛。一個平凡的人,若是學會了友善,便永遠對社會充滿善意,永遠是對一個國家有用的人。
比如說,在別人犯錯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有人可能會說,指出他的錯誤,并讓他改正。那若是加上“友善”這一修飾語呢?事情的結果可能大不相同。或許他是一個兇橫的人,聽了你友善的勸告改變了自己,這樣我們就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一個人,使其增加了在社會中的價值。或許他也是一個友善的人,聽了你的話語,他會把你視為同樣的人,悉心聽取意見,認真改正錯誤,這也是你想要達到的目的。又或者,我們與別人觀點不一致時,我們應該怎么做?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而不要斤斤計較,胡攪蠻纏。道理同上。其實在生活中類似的情況經常發生。在醫院中,一位友善的醫生對于病人的心態極為重要,而心態則對病人的身體狀況以及康復程度與速度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一個友善的人,并不會只局限于自己友善。只要他存在于社會中,他便會在無形中將友善傳播至他所經過的每一個角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友善,是對人類以往友善理念的繼承和發展。而當代友善之人,又何嘗不能與古代的大能們相提并論呢?友善的內核便是古人所推崇的“仁”。仁愛、禮讓,在當今也有了長遠深刻的發展。涌現出了以朱麗華等人為代表的一批批優秀的友善“代言人”。他們將自己的善良傳播到社會的角角落落,這不僅是友善精神內核的偉大體現,更是這一名詞在當今中國的長足深遠發展。
作者:王悅,楊程旻 來源:安徽中醫藥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