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讀罷《我的阿勒泰》,我仿佛被作者李娟細膩而深邃的筆觸帶進了一片廣袤無垠的心靈曠野,那里既有自然的原始粗獷,又不乏人性的細膩溫暖。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情的敘述,不僅描繪了新疆阿勒泰地區壯麗的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民俗風情,更深刻地探討了人生與自然、個體與世界的微妙關系,引人深思——“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在李娟的筆下,阿勒泰這片遼闊的土地成為了人生的隱喻,它的無邊無際恰似人生的不可預測與無限可能。書中,無論是牧民隨季節遷徙的游牧生活,還是作者與家人在艱苦條件下的樂觀堅韌,都生動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同時,也映射出人生的曠野之廣闊——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面對未知與挑戰,尋找屬于自己的方向。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這句話在閱讀過程中反復在我腦海中回響。在阿勒泰這片曠野上,李娟和她筆下的人物沒有被既定的生活軌跡所束縛,而是以一種近乎本能的生存智慧,順應自然的節奏,勇敢地探索、生活。這種對自由與真實的追求,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于物質之外的精神富足。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對生命力的一次贊歌。無論是《冬牧場》中的寒冷與孤獨,還是《九篇雪》里的溫暖與希望,都讓我深刻體會到,盡管人生之路充滿未知與艱難,但正是這些不確定性和挑戰,賦予了生活以色彩和深度。正如曠野上的花兒,不因無人欣賞而不綻放,人生的美麗也在于那份不被定義、自由生長的力量。
李娟的文字,如同一陣清風,吹散了我對人生預設軌道的固有認知,讓我明白,真正的人生價值在于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即使這條路曲折蜿蜒,布滿荊棘。《我的阿勒泰》不僅是一次地理意義上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它教會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對未知的好奇,以及對自我探索的堅持。
《我的阿勒泰》不僅是一部描繪邊疆風貌的作品,更是一曲關于自由、勇氣與自我發現的頌歌。它讓我相信,只要我們勇于探索,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在這片名為“人生”的曠野上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彩。
作者:何靜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