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峪
登上潭峪的壩頂,舉目北望,高樓林立,村莊相連,車流不息,天高云淡,像一幅活動的清明上河圖。東、西、南三面則是山脈相連,圍成一個水庫----“潭峪水庫”。
沿東邊水庫的半山腰有一蜿蜒曲折的山路,可以探入龍潭深處的源頭。我曾幾次去過,需時而彎腰,時而跳躍,有路又似無路,一會被溪流斷開,一會又被樹木遮擋。找尋道路和欣賞風景一樣,令人驚喜不斷。就在你無路可走之時,鉆過叢林又一條蜿蜒的小路展現在眼前。不用賞景,你就在景里。翠綠的樹木花草,溪流的嘩嘩聲。你是貓著腰前進的,你可以想象著你就匍匐在一幅畫里,有山有水,有花草樹木,你來了,人物也就有了。不用畫家構思,拿一手機,“咔嚓”一聲,一副漂亮的美景就有啦。
最奇妙的就是龍潭水庫的入口,水流依山體狹窄處飄然而下,十幾米長的水帶像一條白色的哈達掛在山間,然后形成一股清澈的水池流進水庫。我一個人,悠閑溜達,碰見兩個婦女。因為快到端午節了,手里各拿一把從山里割來的艾草。人少的時候,碰見了就是熟人,互相問候著。其中一婦女說,東邊的小路進去,過去曾有過人家,里邊竟然住著三個大隊的人家。我不敢相信,想不到如今連下腳都困難的山路里邊還能住人。婦女還說,瀑布的入口處,過去人們家有紅白喜事,不用借別人的碗筷,只要在池邊祈禱,就會有碗筷出現。我天真地問道:“真的嗎?”婦女啞然失笑:“傳說嘛”。我可真是迂腐到家了。我一直+糾結于龍潭名字由來,看來還真是有一些神話的,它的傳說還有多少?慢慢地再探聽吧。
水庫西邊也有小路,比東邊寬闊多了。我也去過,地勢有點平坦了,能種果樹,能種田地。有年來的時候正是春天,梨花白,桃花紅,菜花黃。我一路走著一路摘著野菜,下山的時候手里握著大把的野蒜苗,回家和雞蛋炒著吃,香極了。前幾天來水庫的時候,還有一本地人告訴我,順著這條路可以去“塔平”。每年秋天的時候總聽人說去塔平去看紅葉,我一直不知道塔平在哪里?原來它就隱在群山環抱的龍潭水庫里邊。它的美還有多少,我未被知道!
我是龍潭水庫的?停瑦凵,更愛水。試想:青山綠水間跳入清澈碧綠的水庫里,變換著各種泳姿圍著水庫暢游幾圈,那是多么美妙的畫面!可惜,水庫禁止游泳,我也只能想想了。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