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聊城大學的一名普通學生,來自“中國金絲小棗之鄉”——樂陵。
在這里,棗神娘娘的浪漫愛情故事家喻戶曉,泰山奶奶普度眾生、濟世救民的故事傳頌至今。還有書法名家和抗日將領誕生于這里。傳承于先輩的優良品德,我們這里的人性格溫和、勤勞、善良、浪漫又熱情。而我熱愛學習,對新事物保持著好奇心和探知欲。
在我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金絲小棗”時,非常好奇為什么用“金絲”去形容小棗,于是我將家里的小棗拿出來,仔細研究了起來。恰好那時陽光明媚,小棗被我掰開,我看到了縷縷金絲粘連于果肉之間,在陽光照耀之下閃閃發光。頓時,我理解了小棗為什么會與金絲有關了,它是對小棗非常形象的描述!長大以后,我還了解到小棗富含各種營養物質,所以它的色澤才那么奇特,是金燦燦的。而且我們樂陵還有尚派形意拳、梢頭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鍛造著我們這里人民的體魄與精神。作為土生土長的樂陵人,我也學習了這些可以強健體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去鍛煉自己,不得不說的是,效果在我長時間的堅持下,還是很明顯的,我在體育課上可以說是如魚得水,這個還鍛煉了我的學習能力,我對排球等運動的學習還算順暢。我還非常喜愛美食,尤其是我們這里的醉棗、棗切糕的傳統棗美食。歡迎大家來體驗一下我們的棗鄉文化特色,棗鄉樂陵,早來棗好!
作者:聊城大學 來源:日常生活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