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終極浪漫
“一個動作加地理名詞”是浪漫又有詩意的表達。越過晨昏線,停靠在摩爾曼斯克港,邂逅極光,擁抱北大西洋暖流,回歸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些毫無邏輯,但聽上去就是很浪漫。高中地理課講過,因為北大西洋的暖流,摩爾曼斯克港成為不凍港。后來這個地理知識變成了愛人的情話:“你是北大西洋的暖流,我是摩爾曼斯克港,因為你的到來,我的世界成了不凍港。”在安徽合肥翡翠湖附近,環翠路,翡翠路,丹霞路相互連接交會,從高空俯瞰是一顆愛心的形狀,被當地人稱為“心形公路”。這條路全程約6.57公里,兩個人攜手完整走完一圈一共約13.14公里,因此,不少成了戀人的約會圣地。每年的3月21日被稱為地理人的浪漫日,因為有晨昏蒙影,即使晝夜平分的春分,也還是白天比黑夜長一點,象征著這個世界的光明,總是比黑暗多一點。
作者:李思靜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