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在新年中感受身邊的發展變化
一元復始,四序更新。除夕已過,又是一年春秋冬夏。
從兒時起,我便對過年充滿了期待。寒假未至我早已在心中埋下希冀的種子,想要把這份期許悄悄地打上烙印,靜靜地等待它開花結果。每逢新年,大街小巷便彌漫著熱騰騰的煙火氣,萬家燈火映照著共慶新歲的歡聲笑語,萬象更新積蓄著乘風破浪的美好前景。新年,見證了歲律的痕跡,編織著光明的圖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年承載著新時代新征程各民族中華兒女的美好愿望,希望全國人民振奮龍馬精神,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書寫中國新篇章。
日月其邁,是盛歲新。時代更新,國家更新,家鄉也在更新。回望過去的一年,每當我踏上歸家的路,都能感受到從前不曾留意到的變化。春風似乎格外關照我的家鄉,在這片承載著全村人舊序新元的土地上留下了建設發展的濃墨重彩。雙腳踏在土地上,我感受到的,不只泥土的溫暖,還有歲月的拂痕和時光的雕琢。依稀記得,十年之前,在我家鄉的村落里還常常能見到印記斑駁的紅磚墻,灰蒙蒙的天空下,廢棄的房屋在暗自凋零。一年又一年悄然逝去,驀然回首,家鄉已然是改頭換面,煥然新顏。發展的火炬在家鄉的故土上越燃越亮,萬花筒中交疊著現代化建設的光點,也聚射了一個時代的縮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年光陰彈指而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如一道光,填滿了華夏土壤的每一道細小縫隙,又仿佛萬粒微小光點落雨般墜入鄉間。走在東風間,欣然發覺,塵埃一般附著在故土上的環境問題,早已被“綠樹青山”取而代之。在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齊發展的行動之下,我的家鄉——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已經建立了不少生態園景區,視野所及之處,綠耀山河,萬物皆和,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春節之際,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走進村口,濃濃的年味就撲面而來。各家門前停靠著熠熠閃光的小轎車,村口懸掛的彩燈綿延至各家各戶的房頂,仿佛銀河穿破夜空。新年燈會將整條街紅彤彤的燈籠點亮,村委大院里的春節音樂會展現音樂與詩歌的完美交融,全村村民向著孔明燈祈歲納福,非遺表演盡情展現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眼前的種種景象,不禁使我思緒萬千。春節是時令的分界,也是希望的起點。正是因為國家發展地越來越好,我們的新年新生活才越過越紅火。自己能為家鄉做些什么?又能為整個社會做些什么?自己的家鄉,只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千里的一小片掠影,千千萬萬個發展變化的家鄉才能構成一個物質發展與精神傳承并肩前行的國家。思緒至此,不禁感受到肩上的擔子之重。作為新時代的接棒人,新一代火炬手,更要勇攀高峰,堅定向前。過去一年,自己總是在學習、生活上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垂頭喪氣,懊惱不已。還沒有邁出第一步,就已經被焦慮的心緒撞個滿懷,從沒有靜下心來,認真思索前進的意義。在家人、朋友的溫暖相助之下,在無數次憂愁與糾結的碰撞之中,才堅定自己的決心。追夢路上,永不缺大膽嘗試、勇敢面對的人,搖擺不定的弱者,怎能書寫自己的光榮?新年鐫刻著奮斗的年輪,勾勒出成長的軌跡。新年伊始,我告訴自己,要樹立“披荊斬棘,強國有我”的信心,踔厲奮發,賡續前行,同時積極傳播我國文化,讓更多人領悟中華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觀與智慧,凝聚“一起向未來”的信心和力量。家寧國安的祥和圖景需要新一代接班人來創造,來守護!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