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在微信中
發(fā)布時間:2023-10-08
閱讀: 一鍵復制網址
現在,我從“安徽省懷遠第一中學”高中畢業(yè),已經三十五年。不言自明,當時的同學都分散在五湖四海,難得歡聚。但是,慶幸通訊的發(fā)達,使大家還能快樂地聯系。
在我們同學“高中群”微信群里面,共有32個成員,互相常能交流,自然的,皆大歡喜!其中的一位同學,名叫王德安,因為咱倆越處越近,三年前已成微信好友,所以我的生活由此多添了一份樂趣。
1992年,我自“重慶交通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在“安徽省合肥汽車客運有限公司”工作。兩年后,我愛好寫作,主動、積極的宣傳單位的工作成績和好人好事,開始在報紙或雜志上發(fā)表新聞、詩歌、散文和報告文學。這幾年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我經常在平臺或網站上發(fā)表詩歌、散文和小說。王同學在“安徽省蚌埠漢興國際學校”,做老師工作——教八年級數學課。咱倆雖然遠隔山水,且自從高中畢業(yè)就沒見過面,但成為微信好友之后,交流不斷——每天早晨,他都友誼的發(fā)來漂亮的問候;另外,他還會在“微信運動”上,親近的為我點贊,自然的,我也迅速的回音!可想而知,咱倆都一樣的高興。
為了感謝他越過越深的友誼,我為他寫作了一些詩歌、散文和小說,譬如:
《早晨的問候》
詩/林澤祥
現在,手機普及
通訊愈加方便
使大家都歡喜
容易聯系
//
而我更興趣
還能多得一樂——
每天早晨,微信
都會老早地響起
一個悅耳的鈴聲
不用點開而看
我已明白
又是王德安
懷遠第一中學
高中同學
可愛地傳來了
圖片、視頻或文字
作為早晨的問候
雖然他在蚌埠市
而我在合肥市
相隔山水
卻好像見到
他身為教師
文質彬彬的形象
且在加深著
咱倆珍貴的友誼
//
自然的,我
每次都會回音
一樣滿意地打招呼
美化咱倆的交際
在網絡文學發(fā)表作品的時候,可以相配照片,所以我讓他通過微信,給我傳來了他的生活照。每次的照片,他的形象都文質彬彬,不愧老師的風采。而且,他盡管已經中年,可是仍顯得帥氣,榮耀在我的眼前,令我好像重回到校園,再見了他曾經的英俊,當然稱心!
我三天兩頭在發(fā)表網絡文學作品,有時候為了完成編輯關于提高閱讀量的要求,便請王同學幫忙轉發(fā)我的作品,使更多人見到,以便提高閱讀量,而他都迅速地滿足了我的愿望——傳入朋友圈。同時,我也常將自己的作品曬在“高中群”里面,若是美文佳作,他還會發(fā)出“豎起大拇指”的表情,為我捧場架勢!所以,我一直感激不盡。
我面對這一份微信中越來越多的歡喜,情不自禁,非常歡迎他來我合肥市,也愿自己去他蚌埠市,盡快實現碰杯而歡聚!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時間的刻度
- 本文以大三學生視角,結合線上瀏覽的新生動態(tài)、學長職場分享,以及與學長學姐打交道的日常,借高考結束、新生入學、畢業(yè)生離校的輪回場
- 07-22
- 金桂里的中國紅
-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雖秋來無聲,但秋韻有形。秋的身形是繁蔭濃綠已染上的點點金黃,是溫和而綿長的絲絲桂花香
- 07-18
- 褪色的坐標
- 這是一篇關于童年時家鄉(xiāng)的散文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