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從凌晨開始下的。先是滴答的試探,后來便成了綿密的簾,把窗外的玉蘭樹罩得朦朧。這樣的天氣最適合泡茶,紫砂壺在手里溫著,茶香混著雨氣漫開來,日子就慢了下來。
取茶時發現鐵罐空了,想起是去年深秋采的野茶。那時和山民沿著石階往上走,露水打濕褲腳,茶樹叢里藏著受驚的螞蚱。老太太挎著竹籃,指尖在茶芽上輕輕一捻,嫩芽便落進籃里,"要趁露水沒干采,茶氣才足"。她的指甲縫里嵌著茶漬,像藏著整個秋天的清苦。
紫砂壺里的水開始冒泡。騰起的熱氣在玻璃上凝成水珠,順著杯壁蜿蜒而下,像誰在偷偷畫地圖。第一泡的茶湯淺黃,入口微澀,咽下去卻有回甘,像某個難眠的夜晚,想起的那些苦樂參半的事。
雨聲漸大,敲在窗臺上噼啪作響。樓下的石榴樹被雨打得搖晃,去年結的果子還掛在枝頭,皺巴巴的像個小燈籠。有只麻雀躲在屋檐下,抖著濕漉漉的翅膀,忽然俯沖下去啄食窗臺上的面包屑,濺起的水花打濕了書頁。
第二泡茶湯深了些。茶香里混著雨打梧桐的清氣,讓人想起山間的晨霧。那年在龍井村,茶農炒茶的鐵鍋燒得通紅,新鮮的茶葉投進去,瞬間騰起的白汽裹著清香,連空氣都變得溫潤。炒茶人赤著手翻動茶葉,掌心的老繭閃著光,說是這樣才能讓茶氣更活。
雨停時茶已喝到第五泡。茶湯淡如琥珀,滋味卻愈發綿長。推開窗,濕冷的空氣涌進來,帶著泥土和草木的腥甜。遠處的屋頂冒著白汽,像誰在煮新的茶。玉蘭花瓣上滾著水珠,風一吹便落進草叢,驚起兩只蝸牛,背著半透明的殼,慢慢爬過濕漉漉的石階。
原來雨天的茶,喝的不是滋味,是光陰。看水汽氤氳,聽雨聲敲窗,任思緒跟著茶湯起起落落,便覺世間煩憂,都如這茶泡,浮浮沉沉后,終會歸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