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寄哀思,風拂新生
晨霧還沒散盡,細雨就纏纏綿綿地落了下來。先是牛毛般的雨絲,輕輕巧巧地沾在窗欞上,洇出一小片濕潤的痕跡,而后漸漸密起來,織成一張朦朧的網,把整個村莊都罩在里面?諝饫飶浡睗竦哪嗤翚庀,混著新翻的麥田里散發出的青澀味道,深吸一口,竟帶著幾分微苦的清涼。
巷口的老槐樹已抽出新葉,嫩綠的葉片被雨水洗得發亮,像綴滿了碎鉆。樹底下,王大爺正蹲在地上整理紙錢,黃紙裁成的長條在他膝間堆成小山,手指粗糙的紋路里嵌著經年的泥垢,卻把每一張紙錢都疊得整整齊齊。“清明紙,寄相思”,他嘴里念念有詞,聲音被雨聲泡得軟軟的,分不清是在跟先人說話,還是在跟這細雨低語。
通往山坳的小路被踩得泥濘。提著竹籃的婦人走在前面,籃子里盛著青團、米酒和幾枝剛折的桃枝,藍布頭巾被雨水打濕,貼在鬢角,露出幾縷灰白的發絲。孩子們跟在后面,踩著水洼蹦跳,褲腳沾滿了泥點,手里卻小心翼翼地護著一束野雛菊 —— 那是他們在田埂邊采的,黃的、白的花瓣上還沾著雨珠,像是噙著未干的淚。
祖墳前的雜草已被鏟盡,露出青黑色的泥土。點燃的香燭在雨中明明滅滅,紙灰被風卷著,打著旋兒飄向天空,很快就被雨絲打濕,散落在墳頭的青草上。跪在泥地里的老人,額頭抵著濕冷的土地,渾濁的眼睛里滾下兩行淚,混著雨水順著皺紋滑落,滴在墓碑上,洇開一小片深色的水漬。遠處的山嵐在雨霧里若隱若現,像是先人隔著歲月投來的目光。
下山時撞見老張叔在麥田里追肥。他披著蓑衣,手里的糞瓢一揚一落,把腐熟的羊糞均勻地撒在麥壟間。雨水順著蓑衣的邊緣往下淌,在他腳邊積起小小的水洼,新抽的麥穗卻在雨里挺得更直了,青綠色的穗粒鼓鼓囊囊,像是藏著無數個飽滿的春天。“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他直起腰擦了把臉,雨水混著汗珠順著下巴滴落,砸在剛翻過的泥土里,竟驚起一只冬眠初醒的蟾蜍,一蹦一跳地鉆進了麥田深處。
村口的池塘邊聚著幾個浣衣的婦人。木槌捶打衣裳的聲響在雨里傳得很遠,驚飛了柳樹上棲息的白鷺,翅膀掃過水面,濺起的水花打濕了垂到水面的柳絲。柳芽已長成嫩綠的新葉,被雨水洗得透亮,枝條在風里輕輕搖擺,像是在梳理池塘里晃動的云影。有個穿紅鞋的小姑娘蹲在柳樹下,用樹枝逗弄著水里的蝌蚪,黑壓壓的蝌蚪群圍著樹枝轉,攪碎了水面上細碎的雨痕。
傍晚的雨漸漸小了,天邊透出淡淡的霞光。我沿著河岸散步,見幾個孩童舉著風箏奔跑,風箏線在雨霧里繃得筆直,紙鳶上的蝴蝶被雨水打濕了翅膀,卻仍掙扎著往云里鉆。河灘上的蒲公英已撐起白色的小傘,被風一吹,種子便乘著雨絲飄向遠方,像是誰把思念折成了千萬只小船,要順著這清明的雨水,漂向記憶的彼岸。
回到院里時,母親正把蒸好的青團擺在竹篩里。翠綠的團子裹著艾草的清香,咬一口,豆沙餡的甜膩混著草木的微苦在舌尖散開,像極了這清明的滋味 —— 有哀思的沉重,也有新生的清甜。檐角的雨還在滴答作響,落在水缸里,激起一圈圈漣漪,倒映著天上漸漸放晴的月亮,那月亮被云絲纏著,朦朧中透著溫潤的光,像是先人在云端,對著人間輕輕點頭。
夜漸深,雨徹底停了。窗外的蛙鳴一聲比一聲清亮,混著遠處麥田里傳來的蟲吟,織成一張溫柔的網。我躺在床上,聽著院角的蒲公英種子簌簌落地的聲音,忽然明白,清明的雨從不是單純的悲傷,它更像一場溫柔的洗禮,洗去冬的塵埃,讓逝者安息,讓生者帶著思念,在新的春天里,繼續好好生長。
散文隨筆推薦
- 大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
- 進入大學后,學習專業知識,是我們為職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如何在大學期間做好職業規劃,關乎我們的人生選擇
-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