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圖書館自習室的人漸漸少了,我盯著電腦屏幕上卡住的論文頁面,指尖在鍵盤上懸了半天,還是沒敲下一個字。
起身去接水時,發現斜對面的座位還亮著燈。女生趴在桌上,肩膀輕輕起伏,像是睡著了,面前攤著一本翻開的《信號與系統》,筆滾落在手邊。我想起上周自己趕due到凌晨,也是這樣趴在桌上瞇了一會兒,醒來時桌上多了一杯溫豆漿——不知道是誰放的,只記得那股暖意從手心傳到心里。
我走回座位,從書包里掏出自己的暖手寶,充好電后輕輕放在她手邊。剛轉身,女生突然醒了,揉著眼睛看我,眼神里滿是迷茫。“你是不是太累了?這個先給你暖手。”我指了指暖手寶,她愣了一下,然后小聲說:“謝謝……我剛才看公式看暈了,不小心睡著了。”
她叫蘇曉,是自動化系的,和我一樣在趕課程論文。我們聊了起來,才發現彼此都被論文折磨了快一周——她卡在數據建模上,我卡在文獻分析上。“我對著這些公式看了一下午,腦子都成漿糊了。”蘇曉戳了戳課本上的電路圖,語氣里滿是無奈。我笑著把自己整理的文獻筆記推給她:“說不定我的筆記能幫到你,你也給我講講建模思路唄?”
那天晚上,我們湊在一張桌子上,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她幫我理清了文獻里的邏輯關系,我給她的建模方案提了點小建議。十一點閉館時,我們的論文都有了新進展。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蘇曉從包里掏出兩個橘子,塞給我一個:“這是我媽媽寄來的,超甜,你嘗嘗。”
之后的一周,我們每天都在同一個自習室碰面。有時她來得早,會幫我占好靠窗的位置,桌上放著一杯熱好的牛奶;有時我來得早,會把整理好的知識點筆記放在她桌上。我們很少聊無關的話題,卻總在對方卡殼時,遞上一句恰到好處的提醒。
論文提交那天,我們在自習室待到閉館。蘇曉抱著電腦,興奮地說:“終于提交成功了!”我也松了口氣,拿出提前準備的小蛋糕:“慶祝我們‘解放’!”蛋糕是草莓味的,甜絲絲的味道在嘴里散開,就像這段時間的相處——沒有轟轟烈烈,卻滿是溫暖。
后來自習室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我和蘇曉也各自忙著專業課。但每次路過那個靠窗的座位,我都會想起那個晚上的暖手寶、橘子和草莓蛋糕。原來在忙碌的校園里,一次偶然的相遇,一段簡單的陪伴,也能成為藏在記憶里的小確幸,像自習室里的暖光,在需要的時候,悄悄照亮彼此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