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座鐘里的時光信使
陳老太的座鐘停在三點(diǎn)十七分那天,窗外的玉蘭花剛好落盡最后一瓣。這臺德國造的古董鐘跟著她搬過三次家,鐘擺搖晃的節(jié)奏比老伴的呼嚕聲更讓她安心。
“許是發(fā)條松了。” 她踩著小板凳給鐘上弦,指腹摸到鐘面雕花時突然愣住 —— 那些繁復(fù)的薔薇花紋里,竟嵌著張泛黃的小紙條。展開來看,是老伴三十年前的字跡:“下周三別忘了接小敏放學(xué),她要帶小紅花給你。”
那天正是周三。陳老太忽然聽見鐘殼里傳來窸窣響動,像有只小老鼠在刨木屑。她掀開鐘背的玻璃罩,一團(tuán)銀光從齒輪間滾出來,落在掌心化作半塊水果糖,糖紙印著早已停產(chǎn)的橘子圖案。這是老伴生前常給她買的那種糖。
接下來的日子,座鐘成了時光的郵差。有時是張電影票根,印著他們初次約會看的《廬山戀》;有時是片干枯的楓葉,她想起那是蜜月旅行時夾在日記本里的。最神奇的是某個雨夜,鐘擺突然加速旋轉(zhuǎn),她恍惚看見年輕的自己穿著紅棉襖,被老伴牽著走進(jìn)洞房。
社區(qū)網(wǎng)格員上門登記文物時,見這鐘明明停擺卻總發(fā)出細(xì)微聲響,忍不住勸她:“陳阿姨,這老物件該修修了。” 陳老太笑著搖頭,往鐘擺上系了根紅繩:“它沒壞,是在給我講過去的故事呢。”
昨夜她又收到新 “郵件”,是張褪色的體檢單,背面有行小字:“醫(yī)生說你要多笑,皺紋才會變成幸福的花紋。” 陳老太對著鏡子摸了摸眼角,鐘擺不知何時已悄悄重新擺動,滴答聲里,玉蘭花香仿佛又彌漫開來。
短篇小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