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蘇州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以‘材’報國・鑄就強國脊梁——科學家精神引領新材料人使命擔當”信仰公開課在東湖校區慎行樓樂之廳開講。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任,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寧春花,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尤小紅,校團委書記耿洪波,統戰部副部長劉清華,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黨委書記陸岸、高分子系教工支部宣傳委員秦傳香,上海華誼三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黨支部書記蘇琴與材料工程學院師生代表近300人齊聚一堂,在科學家精神的浸潤中淬煉信仰、汲取力量。

一、追尋精神燈塔:從歷史坐標中汲取奮進力量
公開課以“追憶先賢·精神啟航”開篇。一段精心剪輯的影像,將師昌緒等老一輩科學家“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赤子之心娓娓道來——他們放棄海外優渥條件毅然歸國,在艱苦條件下攻克關鍵材料技術,用畢生心血踐行“科技報國”的錚錚誓言。現場師生無不動容,仿佛看見那一代人將個人理想熔鑄進國家命運的壯闊畫卷。
隨后,活動展示了學院左明明、張顧平、曹振興等教師代表的先進事跡——他們在產學研融合、學術研究、學科競賽等領域深耕不輟,用行動詮釋“平凡崗位也能成就非凡事業”的信念。他們不是遙不可及的英雄,而是就在身邊的引路人,讓“科研報國”的種子在青年心中悄然生根。

二、聆聽榜樣故事:在時代征程中感悟使命擔當
“致敬楷模·精神宣講”環節,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閃耀。材料工程學院袁鳳老師以《從師昌緒到新時代材料人》為題講授微黨課,她深情回顧師昌緒院士“祖國至上”的初心抉擇、攻堅克難的使命擔當與甘當人梯的育人胸懷,生動詮釋新時代材料人對“敢為人先、嚴謹求實”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與踐行。2025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獲得者、2023級學生丁文惠走上舞臺,分享自己從實驗室新手到項目負責人的蛻變歷程:“每當想放棄時,總會想起師昌緒先生的事跡。這份信仰,支撐我在失敗中一次次站起。”她的講述沒有華麗辭藻,卻因真實而格外動人。

情景劇《千爐鑄一葉》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舞臺上,演員們用極具張力的表演重現師昌緒團隊為攻克渦輪葉片技術難關,歷經千余次實驗、反復優化的艱辛歷程。“千爐淬火,一葉成鋼!”這句臺詞喊出了科研工作者的執著堅守,也點燃了現場師生的奮斗熱情,雷鳴般的掌聲久久回蕩。

三、感悟使命擔當:在協同奮進中書寫時代答卷
“對話未來·共謀發展”環節聚焦“科研+育人”協同路徑,為青年成長指明方向。上海華誼三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蘇琴書記以“材料強國·匠心筑夢”為題,分享了“工匠精神與創新思維的結合,是推動行業進步的核心動力。”
以協議為媒,共繪育人同心圓。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陸岸書記與我校材料工程學院楊乃鵬書記共同簽署《協同育人協議》,為兩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攻關領域的深度聯動按下啟動鍵。蘇州大學秦傳香教授結合實踐強調“‘學術追求’與‘社會責任’的深度融合,是新時代科研攻關、人才培養的制勝密碼”,為青年學子提供了寶貴啟示。

四、立下青春誓言:以奮斗姿態勇擔時代重任
“誓言鏗鏘·接力前行”環節將公開課推向高潮。楊乃鵬書記寄語全體師生:“要以師昌緒院士為標桿,把‘科技報國’刻進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在新材料領域勇攀高峰、敢闖無人區。”
隨后,集體朗誦《少年中國說·科學之光》:“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激昂的語調、堅定的眼神,傳遞出新時代材料學子“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壯志豪情。

王任在總結講話中對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她表示:“這堂信仰公開課以科學家精神為內核,是材料工程學院落實‘三全育人’的創新實踐,為全校開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優秀范例。”她希望同學們將科學家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干擔當錘煉過硬本領,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實現人生價值。
一堂信仰公開課,一次精神大洗禮,同時也是材料工程學院精心打造的主題黨日活動的一個生動縮影。學院將持續深化科學家精神宣傳教育,引導師生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在新材料領域勇毅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