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近日,延邊大學延青礪劍志愿團歷時5個月的“兩彈一星”精神志愿宣講服務圓滿落幕。活動足跡遍布吉林省長春市、延吉市、龍井市、和龍市等地的大中小學和社區村落,以多語種宣講、知識競賽等多元形式,為不同年齡段受眾帶來沉浸式紅色精神盛宴,累計覆蓋900余人次,讓紅色基因在城鄉大地深深扎根。

作為延邊大學一支以傳承紅色精神、踐行志愿服務為宗旨的青年志愿隊伍,延青礪劍志愿團自啟動活動以來,始終堅持“精準對接需求、創新宣講形式、深化精神共鳴”的原則。針對不同群體認知特點,志愿者們量身打造宣講內容:面向小學生,通過趣味故事、動畫短片、互動游戲等形式,用通俗語言解讀“兩彈一星”奮斗歷程;針對初高中及中專學生,融入歷史背景分析與科學家勵志案例,引導感悟艱苦奮斗的精神內核;對于大學生及社區居民,則聚焦精神傳承與時代使命,通過主題研討、情景模擬深化價值認同。

此次活動特別融合外語專業特色,讓紅色宣講煥發國際傳播活力。志愿者們發揮語言優勢,將“兩彈一星”歷史故事、精神內涵翻譯成多語種版本,通過雙語解說、外文海報展示、多語詩歌朗誦等形式,以國際通用語言講好中國紅色故事,讓硬核精神有了更鮮活的表達。活動期間同步舉辦延邊大學中俄雙語“兩彈一星”知識競賽,設置組隊回答、搶答等環節,涵蓋歷史背景、科技成就等豐富內容,吸引數百名師生踴躍參與,以賽促學、以學促思,讓紅色知識與家國情懷在競技中深入人心。

五個月來,志愿團的足跡從長白山腳下延伸至松遼平原,從鄉村小學到高等學府,用飽滿熱情與創新形式讓“兩彈一星”精神跨越時空、直抵人心。在龍井市開山屯小學,“科研攻關”小游戲讓孩子們在體驗中理解“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內涵;在吉林工商學院,老科學家的感人故事引發全場共鳴,學生們紛紛表示“要以先輩為榜樣,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截至活動結束,志愿團累計開展宣講10余場,收集心得體會100余篇,形成“宣講+體驗+競賽+多語傳播”的立體化模式,讓紅色精神傳播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青少年是傳承紅色精神的核心力量,我們希望通過志愿服務與多元創新,讓‘兩彈一星’精神既能扎根本土,也能聯通世界。”延青礪劍志愿團負責人于淼表示,此次活動是延邊大學深化思政教育、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的重要舉措。未來,志愿團將繼續深耕紅色宣講領域,持續優化多語種傳播形式、豐富知識競賽內容,讓更多人在紅色精神滋養下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建設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于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