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動以“秋韻金陵·文化互鑒”為主題,通過實景講解、博物館參訪、非遺體驗等形式,打造了一場融合自然秋景與文化交流的特色活動;顒娱_場,主辦方介紹了本次活動的背景與流程,明確了外語志愿服務在對外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意義。
在石象路秋景講解實操訓練環節,外語志愿者們沿著“明孝陵→石象群→梅花山”的路線,以景區固定講解詞為基礎,用外語生動介紹
由市外辦副主任皇甫朝暉、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務處處長薛萍、外辦外事翻譯中心主任鄒榮婷、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霍雨佳等專家組成的點評團,對志愿者們的語言表達、文化傳遞等方面進行指導,助力志愿者們提升對外講解的專業能力。
隨后,外籍留學生乘坐景區觀光車前往明孝陵博物館參觀,市外辦翻譯中心工作人員全程提供英文講解,帶領留學生們了解明孝陵的歷史沿革與文物價值,在沉浸式參觀中感受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魅力。
最受參與者歡迎的是“撿秋”非遺文化體驗環節。非遺老師現場講解了中國傳統植物拓染、壓花工藝,參與者們撿拾石象路的秋日落葉,親手制作“秋天的明信片”——將金黃的銀杏、火紅的楓葉拓印在宣紙上,把紫金山的秋韻定格成獨特的文化紀念品。
本次“秋到紫金山”活動,是南京對外文化交流與志愿服務結合的創新實踐。外語志愿者們以專業語言能力搭建起中外溝通的橋梁,引導外籍友人沉浸式體驗中國文化、愛上金陵秋韻,有效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與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