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山東理工大學稷下法治先鋒實踐團走進淄博市淄川區洪山大集,開展法律援助調研與宣傳活動。此次活動聚焦法律援助數字化模式探索與推廣,借洪山大集人流契機,以“數字+法治”雙引擎,探索群眾心中的數字化法律援助狀況,同時為群眾普及線上法援渠道、智能咨詢平臺等,用專業服務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助力構建便捷高效的法治服務生態。

實踐團于大集人流聚集地設立咨詢臺。成員們兵分多路,一組開展問卷調查,圍繞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程度、實際需求類型,以及對數字化法援工具的使用現狀與看法展開調研,精準捕捉基層法治需求;另一組向趕集群眾發放法律援助宣傳手冊,詳細介紹服務內容。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群眾對線上法援渠道了解不足的情況,實踐團成員現場演示“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在線法律咨詢平臺及“愛山東”政務平臺的操作流程。指導群眾通過手機端完成法律援助申請,讓“指尖上的法律服務”真正觸達基層。同時,實踐團選取與集市生活、民生息息相關的典型案例,如攤位租賃糾紛、消費侵權等,用“接地氣”的語言剖析案件背后的法律邏輯,解讀法律援助如何為弱者撐腰。通過“案例+法條+實操”的模式,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法律知識,助力構建集市法治氛圍,讓法治陽光照亮洪山大集的每個角落。

此次洪山大集之行,實踐團以數字化為翼,拓寬法律援助覆蓋面,讓專業服務貼近群眾。后續,團隊將持續深耕“數字+法治”模式,讓更多法治溫暖涌入基層煙火。

文字來源:劉靜怡、張文哲、丁昱勻
照片來源:陳如雪、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