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誨人不倦 —— 專訪安徽大學法律學院王亞軍老師
齊整的頭發,筆挺的西裝,初見王亞軍老師,便能感受到他作為法律學人所特有的嚴謹和認真。王亞軍老師是安徽大學法律學院的一名教師,曾獲2017-2018、2018-2019學年本科課堂教學優秀獎,同時也是安徽大學2018年優秀共產黨員。在這些榮譽的背后,是王老師多年來堅守本心、甘做冷板凳的堅持,是站好三尺講臺、誨人不倦的付出。
以史為鑒砥礪前行
王亞軍老師學術研究的方向之一便是中國古代的法律學史,特別是針對先秦法律學思想以及明清時期徽商的法律學史,王老師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和學術論文,主持并參加了多項省級、國家級科研課題,對此有很深的研究。在被問到他為何能潛心于此,并取得這些成就時,王老師告訴記者他起初是興趣使然,將小時候所感興趣的歷史同自己所學的專業相結合,確定了研究中國古代法律學史的學術方向。而在不斷深入的研究中,王老師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研究法律學史的重要性,并更堅定了這一研究方向。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體共產黨員的要求,也是王亞軍老師鉆研法律學史、努力做學問的準則。在他看來,自己的研究不單要作用于學科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要以解決社會問題、促進國家進步、增進人民福祉為目標。
“法律學史研究曾經是一門顯學,但現在式微了。”在王老師看來,法律學是一門很重視實際運用的學科,這也讓相當一部分的人在學習研究法律學時功利心很強,忽視了對于法律學史的學習研究。同時,當下中國的法律學史教育效果也差強人意。王老師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研究法律學史有助于我們理清法律發展的脈絡,更好地引導法律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助于法律學自身的發展,對中國立足于本國國情,走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也至關重要。“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到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時所著重強調的在法律體系建設中既要立足于我們的國情,又要積極吸收國外先進的法律學思想,同時又要繼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王老師反問道,“可如果你不研究中國古代法律學文化,對傳統的優良法律文化,哪些是優點,哪些是糟粕,都不清楚,那怎么去進一步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王老師看來學習研究法律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即知其然,準確地了解法律條文,能理解并應用它。第二層即要知其所以然,了解法律條文存在的目的,了解其背后的原理。第三層即知其所以然,要把握時代的發展脈絡,讓法律順應時代發展,體現時代最樸素的價值觀。“而要想在法律學研究的道路上精進,最終達到第三重境界,研究法律學史,從中體會時代脈絡則是至關重要的。”
“要想更加充分地發揮法律學研究對國家發展、對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作用,則需要法律學研究者們不斷提高自己的層次。”王老師正色道,“而這正是我做學問的目標。”
教育創新立德樹人
王老師所撰寫的《法家思想小史》,獲得了華東六省一市圖書設計編輯二等獎,這也是他個人比較滿意的一本書。“我認為我在這本書中所用的闡述方法以及表達的思想還是比較獨到的。”王老師接著說,“我通過介紹先秦時期法家的人物生平,用他們的經歷去體現他們的法律學思想。同時,我又結合他們的人生軌跡給我們現代人帶來的一些思考和感悟進行闡述。”
其實這正是王老師授課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指導方針。重視利用各種例子進行教學。例如他在講李斯時,便不單只是闡述其思想,也會講述其生平。李斯出身低賤,卻能成為帝國的宰相,但最后身受極刑而死。他人生中的種種選擇,這些大起大落,都能鮮明地體現李斯所主張的思想以及其思想的變化過程。
王老師授課并不局限于法律學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我會啟發學生們用法律學的角度去看待一些原本我們很熟悉的故事,這樣一來會引導學生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問題,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法律其中的道理,知其所以然。”王老師補充道。
“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在法律層面上,梁祝的悲劇更多與當時的婚姻制度有關。”王老師解釋道,“祝英臺暗示梁山伯十天之內去祝家提親,結果梁山伯誤解了她的意思,三十天之后才去提親,結果被馬家捷足先登,馬家先一步完成了訂婚。而在故事背景的時代,一但完成訂婚便不能再毀約,這也最終導致了梁祝的悲劇。”在王老師看來,通過這個例子,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的制度法律,理解這些制度和法律的社會背景和存在的合理性。“梁山伯死后,馬家還允許祝英臺在出嫁當天下轎去祭拜他,還是比較開通的了。”王老師笑著說。
除了傳授給同學們法律學知識外,王老師還注重對學生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這一點上,王老師并不喜歡對同學們進行說教式的教育,而更偏向于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他的課程當中,通過案例和故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的人生觀念。“這既是給學生們講述背景和一些法律知識,同時也在告訴同學們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告訴他們在遇到人生岔路時該如何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
提到未來的安排,王老師笑道他并沒有什么豪言壯志,只是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罷了。鉆研學問,站好三尺講壇。“在教給孩子們知識的同時,我希望將來能更多地教給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不單單是做為法律人的準則,更是走向社會所必須的。”
時間:2023-03-09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