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這行當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得好、叫得響,那必須得心靈手巧,手腳麻利快。咱學校后勤就有幾位這樣的維修工,技術響當當,小營校區的許德亮師傅就是其中之一。
許師傅可是后勤維修行當里的老人兒,多面手,活細致,人勤快,身量不高,手頭麻利,還有一手維修鎖具的絕活。班組里的同事們都要喊他聲師傅,他也擔得起這個師傅。許師傅來校至今25個年頭,一直修了25個年頭。許師傅一直在小營校區上班,他爬過所有的樓頂,鉆過所有的地溝,學校哪哪兒各種設備管線什么情況他都門兒清。
許師傅本是專業木工維修,隨著幾次機構調整,他在實踐中不斷磨練、學習,現在是水、木、瓦、電全能來,成了“雜家”。聽師傅們說合建樓以前的窗戶是木質的窗框,許師傅帶著同事幾乎維修、更換了所有的窗戶和玻璃;他肯吃苦,外加身量小靈活、技術好,越是難鉆的地溝、管道他越要上,據說他鉆過最長幾十米的地溝去查找問題,去年還從食堂二層屋頂順天溝爬上留學生樓頂去查找漏水點;疏通下水最辛苦,污水滿身是常事,許師傅只要接到報修,馬上出現場,趟污水,用最快的速度把問題解決掉。
許師傅維修鎖具最拿手。起初遇到換鎖、修鎖的活不太行。他愛研究,沒事兒搜羅各種各樣的破鎖,窩在小庫房里,琢磨來、琢磨去,終于研究出門道。之后學校哪里有壞鎖,他肯定到場、肯定修好。據說忙的時候,一天要修十幾把鎖。近年來,學校租用的第二辦公樓的門鎖,是電子芯的,因使用年限太久,經常出問題。盡管這種鎖結構復雜,維修起來相當困難,但許師傅也不放棄,經過認真研究,最終解決了電子門鎖的維修問題。
許師傅家緊鄰學校,每天早上他準時準點到校,然后哪有報修修到哪,沒事兒他也閑不住,定時到處轉轉看看,主動去檢查巡視。物業部的領導告訴我,2009年以前,學校的維修和家屬區的維修沒有明確區分開,許師傅經常剛下班就接到家屬區的報修,索性就主動每天延后半小時下班,接待、解決家屬區的維修活兒。當然,下班后找他維修也是常事兒。他總是樂呵呵出現場,沒講過條件。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搶修了多少跑冒滴漏、幫了多少家屬住戶,我們不得而知。反正家屬院的大爺大娘們見到他就說:看,學雷鋒的又來了。許師傅倒覺得平常,“咱就這點特長,能時不常幫幫別人,感覺也挺好。”因為維修的活大部分需要躬著腰進行,許師傅的腰部出現了許多問題,腰椎肩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等,但他沒有因此請過一天假。那天在我采訪結束,許師傅剛要站起,還沒完全離開座位,突然定格不能動,腰病又犯了,他仍笑著說,“沒事兒,你甭管,我活動一下,馬上就好”。他的領導也說,許師傅確實挺難得,二十幾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勤奮敬業,不容易。用他自己的話說,咱拿這份兒錢,就得做好這份事,不然良心上也過不去。話實在、簡單,但更讓我感動。
許師傅不吸煙不喝酒不打牌,專愛養小動物,小鳥、小兔子、小貓都養過。但現在都不養了,因為得幫著閨女養小外孫女。一提到外孫女兒,許師傅臉上樂開了花,一個勁兒地說,現在條件多好,孩子要什么有什么。許師傅還一個勁兒地夸贊他的女婿人好懂事,看得出,許師傅確實人寬厚、隨和。許師傅還有一個優點,做事情有條有理,他的工具什么放在哪兒,規規矩矩,需要哪個,立馬就能拿出來。他還特愛干凈,收拾家、洗衣服全在行。難怪我們看到的許師傅,總是干凈利落。
問許師傅,有什么打算或者夢想?他笑笑說,“我就是每天準點上班,然后踏踏實實把該修的都修好就成了。”說實在話,辦實在事兒,每天都在實現著自己的夢想,這就是許師傅。不知道這位老師傅能否給您帶來點兒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