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領航筑防線 禁毒教育礪初心
自動化學院赴鎮江市禁毒教育基地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為深化黨建引領下的禁毒宣傳教育,筑牢青年拒毒思想防線,5月8日,自動化系本科黨支部聯合思源服務社赴鎮江市禁毒教育基地開展“銘記歷史礪初心,禁毒拒毒擔使命”主題教育活動,30余名師生沉浸式了解禁毒歷史、互動式體驗科技防毒手段。
圖 1 同學們在禁毒教育基地門口合影
歷史回望:以民族之殤鑄禁毒之志 活動伊始,全體成員觀看禁毒教育影片。影片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起點,再現鴉片戰爭期間西方列強以毒品為武器侵蝕中國的屈辱歷史。當畫面切換到1842年鎮江保衛戰(揚子江戰役)時,京口副都統海齡率軍民浴血抗英的壯舉令在場師生動容。“鴉片不僅摧殘身體,更曾瓦解一個民族的意志。”
圖 2 同學們在觀看禁毒教育宣傳短片
在講解員引導下,師生進入第一展區“害人之草·鐵青之色”。以巨型“毒”字雕塑為線索,通過X光片對比、透視燈箱、透明抽拉互動板等裝置,直觀展示毒品對人體器官的破壞;模擬制毒工廠場景則揭露了毒品生產的隱蔽性與危害性,學生黨員郭自豪在操作互動裝置后感嘆:“原來毒品可能偽裝成糖果、飲料,我們必須提高警惕!”
圖 3 同學們認真聽講解員介紹毒品類型
百年抗爭:從鴉片戰爭到新時代禁毒 第二展區“荼毒之禍·宣戰百年”以歷史文書為脈絡,詳述禁毒斗爭歷程。從罌粟種植的起源到清末民初的毒禍肆虐,一組數據觸目驚心:民國時期鎮江吸毒人數高達城市人口的15%,富善禪林等場所曾淪為煙毒集散地。展柜中陳列的《禁煙令》原件和“富善堂戒毒告示”彰顯了鎮江人民自古以來的禁毒決心。當講解員提到全球四大毒品產地“金三角”“銀三角”等時,支部黨員崔超提問:“我國如何阻斷境外毒品滲透?”——這一問題在后續展區中得到科技化解答。
圖 4 同學們正在了解當今境外毒品產地
科技賦能:互動體驗感知禁毒前沿 第三展區“禁止令行·除惡務本”以現代科技為亮點。師生通過觸摸屏體驗“緝毒雷達”游戲,在虛擬場景中搜尋隱藏毒品;“戒毒方法矩陣”展示了心理療法、VR厭惡療法等7種科學戒毒手段,思源服務社霍達同學在了解經顱磁刺激戒毒后坦言:“戒毒比想象中更難,絕不能踏出嘗試的第一步!”手繪漫畫案例墻則用真實故事警示吸毒導致的家庭悲劇。第四展區“果行育德·防范未然”聚焦青少年防毒教育。“吸毒后的你”人臉變化模擬器引發陣陣驚呼;聽音裝置還原酒吧、KTV等染毒高危場所的誘惑話術;無人機禁毒巡查模型和污水檢測流程圖詮釋了科技如何織密禁毒天網。
圖 5 同學近距離了解常見毒品類型
圖 6 同學與多媒體互動
沉浸式黨課:鴉片戰爭中的鎮江魂 在專題展廳,360度環幕動畫《京口烽煙》再現了鎮江保衛戰的壯烈場景:西津古渡炮火連天,滿族旗營與百姓死守城墻,青州兵跳火自焚拒降……“這是刻在鎮江基因里的抗爭精神。”講解員指著展板上林則徐的詩句“茍利國家生死以”,強調“禁毒是新時代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以歷史叩問初心,以科技啟迪未來;顒游猜,黨支部書記萬纖與大家分享:遠離毒品是底線,參與禁毒是擔當。通過提升自我意識、積極行動,大學生群體不僅能保護自己,更能成為推動社會向善的力量。作為學生黨員,既要傳承虎門銷煙的斗爭精神,也要運用科技力量服務禁毒事業。同學們紛紛表示,將把實踐成果轉化為“紅色先鋒”行動,參與校園禁毒宣傳,共同營造無毒校園和社會環境。
作者:魏俊、李恒頡
審核: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