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我有幸參與了晨丹詩歌公益誦讀活動,這是一次充滿意義與感動的社會實踐,不僅讓我個人得到了成長,也為社會帶來了溫暖與希望。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精神文化需求卻常被忽視。詩歌作為文學的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情感與思想,能滋養人們的心靈。晨丹詩歌公益誦讀活動應運而生,旨在通過誦讀經典詩歌,為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提供一個接觸和感受詩歌魅力的平臺,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養,同時也希望喚起社會對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視。
二、實踐過程
在鳳陽縣中都街道如意社區活動中心,我們舉辦了多場詩歌誦讀會。活動現場,我們先為小朋友們介紹詩歌的創作背景和內涵,然后進行聲情并茂的誦讀。小朋友們聽得十分認真,不少人還跟著我們一起輕聲吟誦。除了集體誦讀,我們還設置了互動環節,邀請居民上臺分享自己喜歡的詩歌和背后的故事。一位六年級的小朋友分享了她讀詩時的感受,也讓現場的氛圍更加溫馨。
三、實踐成果
1. 豐富了居民精神生活:通過誦讀會,眾多居民接觸到了更多優秀詩歌,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許多居民表示,以前很少有機會深入了解詩歌,現在通過這個活動,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會在今后更多地閱讀詩歌。
2. 增強了社區凝聚力: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大家在分享詩歌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社區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3. 提升了自身能力:參與活動讓我在組織協調、溝通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深入了解詩歌也提升了我的文學素養,讓我更加熱愛傳統文化。
四、總結與展望
晨丹詩歌公益誦讀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動形式還可以更加多樣化,宣傳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在未來的實踐中,我們將不斷改進,舉辦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詩歌的魅力,為社會精神文化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這次晨丹詩歌公益誦讀社會實踐,是我大學生活中一段寶貴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公益活動的價值和意義,也堅定了我在未來繼續參與公益事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