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陰師范學院580青年志愿協會“‘河’我一起,守‘湖’碧水”志愿服務隊圍繞“水潤青苗壯 愛澤漁歌揚”主題,前往淮安市多地開展生態保護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責任,助力美好家園建設。

聲入人心,青春力量“繪”就綠意
團隊成員走進淮陰區長江路街道三朱村、洪澤區三河鎮社區教育中心設計互動式生態科普課堂,讓環保宣講“活”起來、“動”起來,真正“聲”入人心。課堂以“互動體驗”為核心,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剖析真實案例、組織趣味創作等多元形式,將節水護水、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等環保知識巧妙融入其中。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生態文明理念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生活小貼士,引導大家從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垃圾分類等身邊小事做起,自覺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志愿者們精心挑選了《江蘇正在說》中描繪家鄉水韻風光、生態美景的篇章,“看,這就是我們的家鄉,真美啊!”一位小朋友在看到書中碧波蕩漾、綠意盎然的畫面時,不禁發出由衷的贊嘆。通過繪本,孩子們不僅領略了家鄉之美,更在心中悄然種下了“守護這份美麗”的責任種子。

守護碧水,青春力量“繪”就岸綠
團隊成員在清江浦區古淮河生態公園、里運河文化長廊、缽池山公園、洪澤區洪澤湖及金湖縣柳樹灣濕地公園等地,集中開展“凈灘行動”。志愿者們手持垃圾袋、夾子等工具,分工協作,細致清理塑料袋、飲料瓶、枯枝落葉等各類垃圾,不怕臟、不怕累,用汗水換來岸線整潔。行動不僅有效改善了河岸環境,更通過青年志愿者的示范帶動,向游客和居民宣傳保護水域的重要性,倡導文明游覽,減少垃圾丟棄。

行動之余,一堂生動的“生態保護小課堂”在河岸邊開講。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講解和互動問答,向孩子們普及清灘意義與環保知識。孩子們踴躍提問,從“為什么要清理河道垃圾”到“我們還能為環保做什么”,稚嫩的話語中滿是對生態的關注與熱情。通過“大手牽小手”,志愿者們將環保意識融入啟蒙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綠色種子,讓凈灘行動不僅清潔了環境,更傳遞了生態文明的接力棒。

變廢為寶,青春力量“繪”就新圖
垃圾分類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志愿者們將“凈灘行動”撿拾的垃圾進行細致分類,并巧妙利用其中的可回收物品,帶領小朋友們開展“變廢為寶”創意手工活動,將環保理念從“撿拾”延伸至“創造”,生動詮釋了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

志愿者們還通過現場演示、實物講解等方式,向社區群眾詳細介紹垃圾分類的標準、投放方式以及回收利用的價值,面對面引導群眾正確識別和投放各類垃圾。在愛心暑托班,志愿者們以趣味游戲、情景模擬為載體,引導孩子們分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類別。這種寓教于樂、互動性強的宣傳方式,不僅提升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更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綠色文明的種子,推動了垃圾分類從“新時尚”變為“好習慣”,為建設整潔、優美、和諧的社區環境貢獻了青春力量。

團隊成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系列活動的開展,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和青少年的生態環保意識,激發了大家參與美麗家園建設的內生動力,為推動形成人人關心環保、人人參與環保的良好社會風尚,注入了堅實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