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群體,是家鄉里承載歲月故事的特殊存在。這個假期,我回到家鄉,開展了以“關愛銀發長輩、守護家園環境、踐行青春擔當”為主線的實踐活動,讓溫暖在與老人的相處和家園的建設中傳遞,書寫屬于自己的基層服務答卷。
陪伴:走近銀發長輩,傳遞溫暖關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村里的老年活動中心和老人家中,我與銀發長輩開啟了暖心互動。和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那些關于家鄉變遷、青春歲月的回憶,在他們緩緩的敘述中變得鮮活。我為老人讀報、陪他們聊天解悶,看到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我也倍感溫暖。老人們還拿出家鄉的老物件,向我展示,每一件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也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家鄉的歷史與文化。
守護:清潔家園街道,營造美好環境 家園的整潔,是每一位家鄉人共同的心愿。我拿起掃帚、簸箕等工具,走上家鄉的街道,認真清掃路面的垃圾、落葉。我仔細清掃主干道,也不放過角落的雜物,干得熱火朝天。經過一番努力,街道變得干凈整潔,看著煥然一新的家園環境,我充滿了成就感。這不僅改善了家鄉的衛生狀況,也用實際行動為家鄉的美化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踐行:轉化實踐感悟,延續愛與責任
“青春因奉獻而閃耀,家園因守護而美好”,我以行動為筆,將與老人相處的溫暖和清潔家園的感悟轉化為持續服務的動力。活動結束后,我沒有讓這份關懷與責任止步。在校園里,我分享與老人相處的故事和清潔家園的體會,呼吁更多同學關注家鄉的銀發群體和家園環境;在社區中,我積極參與更多助老和環境整治的志愿活動,讓愛與責任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傳遞。從與老人的暖心陪伴,到對家園的用心守護,再到將這份情感與責任轉化為更多行動,我深刻體會到:關愛老人、守護家園,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要融入日常、化作習慣,讓家鄉充滿溫情與美好,讓青春在基層服務中綻放光彩。
家鄉的基層實踐,是一次傳遞溫暖的愛心之旅,更是一場踐行責任的青春之行。我以陪伴傳遞溫暖、以行動守護家園、以感悟延續責任,證明關愛老人和建設家園可以很“青春”、很“動人”。當溫暖走進老人心田,當整潔家園成為生活日常,當實踐感悟轉化為持續的服務行動,這份對家鄉的熱愛與責任便真正“活”了起來——這是我對家鄉銀發長輩的關懷,更是讓家園更加美好的青春承諾。未來,這份關愛與責任必將如涓涓細流,在新時代繼續流淌,滋潤更多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