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畬族非遺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經驗,近日,我院浙西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調研團前往麗水市蓮都區及景寧畬族自治縣等地,通過參觀場館、實地考察、深度采訪等活動,探尋中華民族文化,踐行歷史文化傳承使命。

圖一為浙西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調研團合照(李逸安攝)
在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成員們聚焦畬族文化相關記載,通過講解員解說了解其歷史淵源、生活習俗及與多民族的文化交融;在麗水市博物館和景寧畬族博物館,成員們觀摩畬族服飾、生產用具等展品;在景寧地方武術文化研究會,吳啟東會長向團隊展示畬鄉功夫的套路與棍法;在畬鄉古城,走訪調研當地居民感受畬族文化的活態傳承;通過深度采訪,團隊了解了畬族非遺的傳承現狀與發展路徑。

圖二為調研團走進非物質博物館(李逸安攝)
此次調研中,三位深耕畬族非遺傳承的“引路人”給團隊帶來深刻的啟發。開設畬族非遺體育課程的李曉明老師談及非遺進校園時,說到:“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體育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吳啟東會長則分享了自己帶徒傳藝的經歷,他感慨道:“只要找對了和時代接軌的方式,老祖宗的東西就有人學。”景寧民族中學的蘭進平老師,則展示了目前學生們對于民族體育的學習情況:“現在不止本地的學生,別的民族、地區的人都會來學習。希望能將民間挖掘整理傳承得到的模式繼續推進,將正宗留下來的項目傳承下去。”

圖三為調研團采訪非遺體育老師李曉民(李逸安攝)
此次畬鄉之行,讓實踐團隊真切感受到畬族非遺既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隊希望通過梳理好的調研成果以及形成的兼具實踐性和建設性的報告,為浙西南畬族非遺的保護傳承貢獻青年力量,讓古老的民族智慧在新時代煥發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