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青心我蘇團隊走訪蘇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助力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南京師范大學青心我蘇團隊于7月18日走進蘇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深入調研其運營模式、孵化服務及對高校師生創新創業的支持情況,為高校創新創業實踐及基地建設探尋經驗、貢獻思考。
多元空間布局,夯實創業基礎
青心我蘇團隊實地考察蘇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其空間規劃清晰,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功能互補。眾創空間提供共享工位,降低初創團隊辦公成本,方便交流碰撞;孵化器設獨立辦公間,給成長型企業相對獨立環境,利于聚焦發展;加速器則為成熟期企業拓展規模預留空間。智能管理系統也很實用,可以線上預約工位、會議室,讓空間使用更靈活,幫助創業者把精力放在項目上。
全鏈服務支撐,助力創新前行
我們團隊深入了解了服務體系,發現科技園構建了“創業輔導+技術支持+投融資對接”全鏈條。創業導師陣容多元,高校教授講技術、行業專家授經驗、成功創業者分享實戰,一對一問診、創業沙龍常辦,幫項目理模式、解決難題。技術轉移平臺架起高校實驗室與企業的橋,推動科研成果落地,像有生物科技項目借平臺推進中試。投融資服務也給力,近幾年幫企業拿到了融資金額,加速創新變現。
校園協同育人,激活人才活力
蘇大科技園和蘇州大學扎實推進協同育人。給學生開創業實訓課,課堂學理論、園區里實踐,讓知識落地,設立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學生進企業實操,攢實戰經驗。還舉辦校園創業賽,挖優質項目入園孵化,形成“教學—實踐—孵化”閉環。這幾年培育多個學生項目,有的長成有競爭力的企業。
發展仍有不足,探索改進方向
這次調研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部分項目和高校科研貼得不緊,實驗室成果和企業需求沒對上,轉化卡殼;園內企業交流少,雖在一個園區,產業協同、資源共享沒形成氣候,不少企業無法協同發展;海外人才、跨學科人才引育服務尚且薄弱,難以吸引高端創新資源。
從總體看,蘇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在雙創孵化上成果突出,為高校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出力不少,協同深度、生態構建、人才引育還有提升空間。這次調研,團隊摸清了科技園運營的“門道”,也看到挑戰。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給科技園一些幫助。青心我蘇團隊會持續關注高校雙創生態,為“雙創”添點青春力量。
作者:郁怡寧 來源:青心我蘇團隊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