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途尋跡訪溪龍 青春助力振興路
近日,嘉興大學平湖師范學院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隊走進浙江省安吉縣梅溪鎮溪龍鄉徐村灣村,開啟“茗途尋跡”實地考察之旅。此次考察聚焦當地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文化傳承及民生服務等方面,旨在深入探尋鄉村振興的“徐村灣路徑”,為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積累一手資料。
徐村灣村坐落于“中國白茶之鄉”溪龍鄉,白茶產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調研團隊首先來到村內的白茶種植基地,只見連片的白茶園依山而建,嫩綠的茶芽在陽光下格外顯眼。“我們村的白茶種植有嚴格的標準,從施肥到采摘都有規范流程,這樣才能保證茶葉品質。”基地負責人介紹道。團隊成員注意到,當地不僅注重傳統種植,還積極引入智慧農業技術,通過安裝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土壤濕度、光照等數據,實現了精準種植。在白茶加工廠,自動化的生產流水線有序運轉,鮮葉經過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變成了香氣四溢的成品茶。據了解,徐村灣村已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白茶產業鏈,帶動了村內大量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顯著提升。
生態是徐村灣村的“金名片”。沿著村內的步道行走,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農家小院干凈整潔。村黨支部書記介紹:“以前村里有不少閑置的農房和荒地,后來我們開展了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工程,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還吸引了游客前來。”團隊發現,徐村灣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等工作,村內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同時,村里還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了白茶主題民宿、農家樂等,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在徐村灣村文化禮堂,團隊成員看到了展示當地歷史文化的展板和實物,從古老的農具到傳統的茶藝表演道具,無不訴說著村莊的過往。村里的老黨員向團隊講述了徐村灣村的發展故事,以及白茶文化的傳承歷程。文化禮堂負責人表示:“我們會定期舉辦白茶文化節、茶藝培訓班等活動,讓年輕人了解和傳承白茶文化。”調研中發現,當地還將白茶文化融入校園教育,在村小學開設茶藝課程,讓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
在民生服務方面,徐村灣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村內的黨群服務中心功能齊全,不僅為村民提供政務辦理、政策咨詢等服務,還設有圖書室、健身室等活動場所。“村里的養老服務也很貼心,有專門的養老服務站,為老人提供送餐、體檢等服務。”村民笑著說。團隊成員還了解到,村里建立了完善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及時解決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此次“茗途尋跡”實地考察,讓調研團隊對徐村灣村的鄉村振興實踐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從以白茶產業為核心的產業振興,到以生態保護為基礎的生態振興,再到以文化傳承為重點的文化振興,以及以民生改善為目標的組織振興,徐村灣村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調研團隊將把此次考察所得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形成詳細的調研報告,為徐村灣村及其他鄉村的振興發展提供參考。同時,團隊也將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徐村灣村的成功經驗,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美麗村莊的振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