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從不停下腳步,歷史的年輪圈圈轉動,在歲月的長河中改動人們的生活。為深入了解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生活變化,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月明千里社會實踐隊成員于7月12日前往貴州黔西南州的社區中進行訪問活動。
實踐隊員訪問了多位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實踐隊員更加明確的認識到貴州黔西南人民的生活變化正日益顯著,自改革開放以來,這片美麗的土地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濟、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帶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經濟發展是黔西南人民生活變化的重要推動力。隨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化,黔西南地區的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和調整。實踐隊員于當地商業建筑中(如圖一)驗證到,黔西南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農民從傳統的農耕生活轉向了現代農業種植和養殖,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大幅提高,農民的收入也明顯增加。工業領域的發展為當地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投資,推動了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

教育是黔西南人民生活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大力投資教育事業,改善了學校的硬件設施和教學條件。同時,加大了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提高了教育質量和水平。學生們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資源,教育機會更加平等,人才培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這不僅提升了人民的綜合素質,也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醫療衛生事業的改善也直接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政府加大了醫療衛生投入(如圖二),改善了醫療設施和醫療條件。醫療隊伍的建設和培訓也得到了重視,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醫療衛生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及性得到了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

基礎設施建設是黔西南人民生活變化的重要保障。政府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了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公路、鐵路和航空等交通條件得到顯著改善,便捷的交通網絡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選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讓人們享受到了便捷的信息服務。水利設施的完善和農田水利建設的加強,為農民提供了更好的農田水資源管理和利用手段。目前世界高度排名第9位的滬昆高速壩陵河大橋(如圖三所示)。

貴州黔西南人民的生活變化是改革開放政策的直接成果。不僅帶動了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讓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服務。經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的重要論述,深入基層、深入農村,通過感受家鄉和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實踐隊員在實踐中進一步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