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社區環境更加美麗舒適,促進社區居民和諧共處。7月1日以來,宿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積極組織團隊赴宿州市埇橋區汴河街道汴北社區開展了以“六尺巷”禮讓為主題的“三下鄉”墻繪活動。

這支墻繪團隊是宿州學院2025年暑期社會實踐校級團隊,由學院分團委書記王靜擔任指導老師,22級美術學國畫專業路敏擔任隊長,成員涵蓋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多個專業。此次墻繪活動,是他們“聚焦基層志愿服務”實踐項目的重要環節。既傳遞了“禮讓和諧”的精神內核,又展現了社區獨特的生活氛圍。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六尺巷典故源自清代安徽桐城,講述張英以禮讓化解鄰里紛爭的故事,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典范。此次墻繪團隊以這一典故為核心,通過藝術創作將其轉化為生動的視覺語言。團隊成員深入調研社區文化,將六尺巷的故事與之相融合。我們希望通過墻繪,讓居民抬頭就能感受到美好品德和傳統文化。

高溫下,志愿者們分工協作:視覺傳達專業的高佳佳負責構圖起稿,吳佳敏題寫典故文字,環境設計專業的江悅設計色彩搭配,其他成員則忙著調顏料、遞工具。汗水浸濕了志愿者的衣衫,但大家手中的畫筆從未停歇,專注于細節描繪。通過數天的努力,墻繪作品已基本完成,吸引不少居民駐足觀看。“孩子們畫得真好,路過看著心里都舒服。”社區居民笑著說。更有好心居民送上免費的蘇打水補充能量。
此次實踐活動,既是宿州學院“聚焦基層志愿服務”的生動實踐,也是大學生用專業所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嘗試,讓青春力量在基層一線綻放光彩。實踐期間,志愿者們完成“六尺巷”主題創作,拍攝前后對比圖記錄環境變化,并計劃制作實踐視頻和書面報告,全面呈現基層服務成果。通過這次活動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成長,也為社區注入文化活力。

“三下鄉”活動隨著墻繪作品的完成而結束,這個以六尺巷禮讓為主題的墻繪團隊也在社區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們的努力和付出,不僅為社區增添了別樣的色彩,更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一條傳統文化與藝術相結合的發展之路。未來,他們將繼續以傳統文化為靈感,深入更多地方,用藝術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