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環巢湖地域文化,探索美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7月3日,巢湖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赴銀屏鎮“銀屏鄉韻,美育普及”鄉村美育推廣實踐團赴巢湖市博物館,以“歷史與藝術的對話”為脈絡,開展文化調研與美育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巢湖市博物館的大門前合影。圖攝:張海)
步入博物館展廳,實踐團成員首先被“巢湖歷史文化陳列”所吸引。從有巢氏構木為巢的傳說,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豐富的藏品系統勾勒出巢湖流域文明發展的脈絡。成員們駐足于展柜前,認真觀察文物的造型、紋飾與工藝,感受著腳下這片土地積淀的厚重歷史。

(圖為團隊成員觀看博物館陳列講解牌。圖攝:張雨超)
通過實踐團講解人的敘述,以講解為橋,讓千年文明與少年眼眸對話,讓美育成為歷史與知識連接的紐帶。

(圖為實踐團成員李亞藍正在進行講解。圖攝:張海)
實踐團成員張海同學表示,“展品中蘊含的豐富藝術形式、精湛工藝和深厚的地域特色,為我們思考如何將傳統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現代美育實踐,服務‘美育普及’建設,提供了寶貴的靈感和資源庫。”成員張雨超同學則對革命歷史展區印象深刻:“革命文物承載的精神力量,是另一種形式的美育,它關于信仰、奉獻與家國情懷,激勵我們思考青年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擔當。”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展示墻進行參觀討論。圖攝:張海)
結束參觀后,實踐團成員進行了初步的研討總結。成員們認為,巢湖市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專業的展陳,為團隊后續深入挖掘環巢湖文化資源、設計具有地域特色的美育課程與活動方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次探訪不僅是一次文化尋根之旅,更是一次為“銀屏鄉韻,美育普及”項目汲取源頭活水、明確實踐方向的關鍵調研活動。團隊成員表示,將整理好此次調研的所見所聞所思,為后續深入鄉村開展美育普及實踐做好充分準備。
供稿人:單紫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