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支教燃薪火,鄉村調研探新途
2025年8月1日,青島農業大學三農學會“童心港灣,暖心助學”實踐調研服務團赴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邵莊鎮,開展了為期15天的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活動。此次活動聚焦公益支教、產業調研和鄉村振興,將專業知識融入實踐調研中,旨在助力鄉村教育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支教賦能:以知啟智,點亮鄉村教育微光
實踐團秉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從思想引領、心理健康、科普實驗、藝術素養、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開設了多元化課程。隊員們滿懷青春熱情扎根鄉村,投身鄉村教育一線,在支教過程中傳遞愛與希望。同時,團隊創新教學方法,開展辯論賽、趣味運動會等特色活動,讓孩子們在支教中收獲知識、實現全面發展。
在思想引領課上,實踐團成員講述紅色故事、革命精神,聽到這些,孩子們滿臉都是崇敬,愛國的種子在他們心中悄然扎根;同時成員們選取“鄰里和諧互助”“誠信買賣”等法律案例作為活教材,引導孩子們塑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科普實驗課上,實踐隊隊員用塑料瓶、泥土等材料讓孩子們參與制作簡易物理凈化裝置,同時發揮化學專業特色,通過實驗呈現的有趣化學反應,如神奇的變色液、大象牙膏。當污水在凈化裝置下變成凈水、“神奇的變色液”從透明變成紅色、牙膏咕嘟咕嘟吐出泡沫時,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興奮與驚奇,對學習的熱情愈發高漲;美育課融合自然觀察與動手實踐,開展植物拓印和藍曬工藝活動。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作品后,都迫不及待地向同伴們展示,眼里閃爍著創造的光芒。辯論賽圍繞“朋友犯錯要直言不諱”(正方)與“朋友犯錯要委婉勸說”(反方)展開,每方設置四名選手。賽場上,他們毫不怯場、清晰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在你來我往的交鋒中,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越來越清晰,語言表達也愈發流暢,展現出滿滿的自信與活力。多樣化的課程為鄉村暑期教育增添了豐富色彩。
圖1為益若涵老師講解化學實驗 李一鑫供圖
圖2為小迪老師講解藍曬手工流程 王梅霖供圖

圖3為辯論賽獲獎隊伍和最佳辯手 張迪供圖
產業調研:以行踐知,探尋鄉村振興路徑
青島農業大學“童心港灣,暖心助學”實踐調研團隊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問卷反映民聲,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此次調研主要面向合作社、個體農戶、冷庫采購商、冷庫運輸方等,圍繞葉菜種植、生產、收割、運輸、銷售的區塊鏈發展展開。走進旺源合作社,一排排整齊的冷庫與現代化車間率先映入眼簾。“我們這里專門配備了真空預冷車間和冷庫,能在短時間內通過抽真空給剛收割的蔬菜快速降溫,最大程度鎖住蔬菜的新鮮度,延長保存和運輸時間。”合作社負責人指著設備,向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道。在其中一間冷庫內,實踐團看到兩位工人正在拉菜進冷庫,“我們每天把大棚里剛收割的蔬菜拉到冷庫暫存,一天下來能拉400到500筐。一筐掙1塊錢、算下來月平均收入能有1萬元以上,比以前打工穩定多了。”一位工人擦了擦汗,笑著和團隊成員分享自己的收入情況。參觀完旺源合作社,實踐團對邵莊鎮葉菜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近年來邵莊鎮以葉菜產業發展為目標,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抓住脫貧攻堅的有利時機與政策支持,形成了“育苗—種植—加工—冷運—銷售”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目前,每天約有3000噸新鮮蔬菜從邵莊鎮運往全國各地,農民土地畝收入從3000元增長至3萬元。
圖4為當地冷庫張迪供圖
隨后,實踐團成員走進田間的蔬菜大棚,分組對當地農戶調研。現代化的大棚里,一株株飽滿的油菜在大棚里鋪展成一片生機盎然的綠。“咱們葉菜一般一年8-9茬,都是噴管式自動澆水,油菜成熟后裝修運到冷庫打冷,第二天就運到外地了。”農戶們熱情地向團隊人員介紹。在問卷調查后,團隊成員也發現當地油菜產業存在菜價波動大農藥使用較多等問題。后續,團隊成員在與當地政府交談的中,針對這些問題,根據所學專業知識提出一些見解。
圖5為采訪旺源合作社負責人李潔供圖
圖6為團隊成員走訪當地農戶鹿佳慧供圖
圖7為圖隊成員走訪當地農戶高政政供圖
黨建引領:以領促興,擘畫鄉村發展藍圖
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是基層黨員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實踐團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前往邵莊鎮政府和安莊村村委,了解到產業發展背后的故事。
“我自己先投資,籌了200多萬,先建棚,建好了就讓老百姓種,收益了再給我錢。”安莊村村支書袁正杰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在他的帶領下,安莊村1900畝耕地全部種上了大棚,每畝純收益達1.5萬元。“群眾富才是真正的富,這是咱的目標。”邵莊鎮政府袁主任說。2015年,邵莊鎮黨委政府依托國家利好政策,出臺一系列傾斜措施,大力支持老百姓種植葉菜。目前,邵莊鎮葉菜種植面積高達6萬畝,小油菜已然成為富民的大產業。在黨員干部們“先干一步、敢闖敢試”的擔當與“群眾富才是真的富”的赤誠中,隊員們深刻理解到:鄉村振興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無數扎根一線的身影共同編織的圖景。
圖8為團隊成員訪談安村村書記張迪供圖
圖9為團隊成員與邵莊鎮政府合照高政政供圖
從教育幫扶到產業調研,實踐團用專業所學和自身特長助力鄉村發展。此次活動是實踐團深入鄉村教育一線,“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生動實踐。在邵莊鎮的15天里,實踐團不僅見證了多元課程為鄉村教育注入的活力,目睹了葉菜產業從“小作物”成長為“大產業”的蛻變,更深刻體會到基層大地上涌動的精神力量。這份在鄉村沃土中收獲的感動與力量,將成為三農學會成員們前行的底氣。未來,團隊將帶著對教育的熱忱、對土地的敬畏、對責任的堅守,繼續把青春的腳步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讓專業知識真正服務于田間地頭,讓理想之花在基層實踐中結出豐碩果實。

圖10為團隊成員與支教孩童合照王寧供圖
(通訊員:王寧 李潔 李一鑫 王梅霖 青島農業大學三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