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強根基 網格聚力煥新顏 ——高郵市構建“四級黨建網格體系”與“分級響應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實踐探析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多次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今年暑期,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蘇影尋跡習思行”社會實踐團隊深入揚州市高郵市,聚焦黨引領下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實踐,重點探究了其以1400人專業化網格員隊伍為依托、創新構建的“四級黨建網格體系”與“紅黃藍分級響應機制”如何有效激發基層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能。
一、 筑牢“橋頭堡”:四級黨建網格體系實現組織覆蓋與領導“雙強化”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所在。高郵市在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必須將黨的組織體系與治理體系有機融合,才能確保基層治理的正確方向和強大合力。為此,高郵市著力構建了“市委—鄉鎮(園區)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四級黨建網格體系,實現了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全面覆蓋和有效領導。
1. 縱向到底,織密組織網絡。 該體系自上而下貫通,確保黨的神經末梢延伸至最基層。在市級層面,市委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制定基層治理大政方針,統籌資源配置。鄉鎮(園區)黨(工)委承上啟下,負責本區域基層治理的具體規劃和組織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是戰斗堡壘,直接領導本區域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最關鍵的一環是,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全市科學劃分的基礎網格均建立了對應的黨組織,確保每個網格都有黨的組織、每個黨員都在組織中。這猶如在基層治理的經緯線上嵌入了堅實的“紅色節點”,使黨的組織體系深度融入社會治理結構,消除了空白點,實現了“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治理需求,哪里就有黨的工作”。
2. 橫向到邊,整合治理資源。 四級黨建網格體系并非簡單的層級傳遞,更是一個資源整合、力量協同的平臺。網格黨支部(黨小組)不僅管理網格內的黨員,更成為凝聚網格內各類組織、各方力量的核心。它有效整合了網格員、下沉黨員干部、物業人員、志愿者、社區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形成了以黨組織為圓心、以各類組織和隊伍為半徑的基層治理“同心圓”。通過黨組織的有效領導和協調,改變了過去治理力量“條塊分割、單打獨斗”的局面,實現了“多網合一、一網統管”,提升了協同作戰能力。
3. 賦能增效,鞏固領導核心。 該體系確保了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說得上話、做得了主、統得起資源”。網格內的重要事項、重大問題,首先由網格黨組織進行研究討論,提出意見或向上級黨組織匯報。黨組織在民意收集、矛盾調解、應急處理、服務群眾等各個環節發揮主導作用,確保了基層治理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有效防止了基層治理的“碎片化”和“內卷化”。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在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的具體實踐中得以不斷鞏固和強化。
二、 激活“神經末梢”:專業化網格員隊伍成為基層治理“生力軍”
再完善的體系也需要人來執行。高郵市著力打造了一支1400人的專業化、專職化網格員隊伍,他們是四級黨建網格體系的“腳”和“眼”,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執行者,也是社情民意的“一線感知者”。
這支隊伍經過嚴格選拔和系統培訓,具備一定的政策理解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他們日常穿梭于街頭巷尾、樓棟田間,承擔著信息采集、隱患排查、矛盾調解、法治宣傳、民生服務等多重職責。更重要的是,他們中的許多黨員本身就是網格黨組織的重要成員,實現了“身份復合、職責融合”。他們既履行黨員義務,參與組織生活,又承擔網格員工作職責,將黨的溫暖和政策精準送達千家萬戶,將基層的動態和需求及時反饋給黨組織,成為了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最直接的橋梁和紐帶。這支活躍的隊伍,極大地充實了基層力量,使治理觸角更靈敏,服務響應更及時。
三、 精準“施針下藥”:紅黃藍分級響應機制提升治理“科學效能”
面對基層紛繁復雜的事務,如何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實現精準施策、高效處置?高郵市探索建立了“紅黃藍”分級響應機制,為基層治理裝上了“智能導航”。
該機制基于事件的性質、緊急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將網格員上報或系統感知的各類事項劃分為“藍、黃、紅”三個等級。“藍色”代表一般性事務,由網格員自行處置或由村(社區)層面協調解決;“黃色”代表較為復雜或涉及多個部門的事務,啟動鄉鎮(園區)層面協調機制,調動相關力量聯動處置;“紅色”代表緊急重大或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的突發事件,立即啟動市級應急響應,由市委市政府統籌指揮,調動全市資源快速有效應對。
這一機制的意義在于:一是實現了精準分流。改變了以往無論大事小情都層層上報的模式,提高了處置效率,解放了各級治理資源。二是明確了責任主體。什么事、哪個層級辦、誰牽頭、誰配合,清晰明確,避免了推諉扯皮。三是確保了快速反應。特別是對“紅色”事件,實現了“聞令而動、秒級響應”,極大提升了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分級響應機制與四級黨建網格體系緊密結合,事件上報、研判、分派、處置、反饋的全過程都在黨組織的領導和監督之下,確保了機制運行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形成了“網格發現、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協同處置”的閉環管理,使基層治理更加科學、精細、高效。
實踐啟示與未來展望
高郵市以習近平總書記“基層強則國家強”的重要指示為指引,通過構建四級黨建網格體系、打造專業化網格員隊伍、實施分級響應機制,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有效路徑。其成功實踐深刻啟示我們:
· 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將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確保基層治理行穩致遠。
· 必須推動組織體系與治理體系深度融合,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 必須建設一支可靠的基層骨干隊伍,激發他們服務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與能力。
· 必須創新治理方式方法,運用科學機制和技術手段,提升治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展望未來,基層治理現代化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高郵市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經驗。我們相信,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不斷優化網格治理模式,進一步科技賦能,必將能更好地激發基層活力,凝聚群眾力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