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廠協作,萬膜量產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紙日可待”團隊再次走進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不同于以往的參觀學習,此次之行,團隊帶著地膜規模化生產的技術難題與合作方案,旨在與太陽紙業共同打通“實驗室成果到工廠量產”的最后一公里,讓生物質基全降解紙地膜從樣品走向市場,為農業綠色轉型提供量產化解決方案。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仿佛是產業與科研同頻共振的節拍,見證著校企協同創新的堅實步伐。
會議室里,團隊成員與太陽紙業技術團隊圍繞地膜量產工藝展開熱烈研討。“目前木質素提純的效率還能再提升,這樣能進一步降低原料成本。”太陽紙業研發總監率先提出優化方向,團隊成員立刻拿出實驗室最新的木質素提純數據,與企業技術人員深入交流。“我們在實驗室用的是小型設備,量產時大型生產線的溫度、壓力參數得重新調試,這是之前模擬實驗的數據,您看看能不能參考。”團隊成員將厚厚的實驗報告遞給對方,雙方針對生產流程中的原料配比、成型溫度、質量檢測標準等關鍵環節,逐一梳理問題、制定方案。
隨后,團隊成員跟隨企業技術人員走進生產車間,實地考察地膜生產線的改造進度。在木質素預處理車間,看到經過改良的提純設備正在高效運轉,隊員們難掩興奮。“之前我們一直擔心量產時木質素純度不穩定,現在有了這套設備,原料質量就有保障了!”團隊負責人指著設備上的參數顯示屏,與企業技術員討論著細節。在成型車間,針對地膜厚度均勻度的問題,雙方共同制定了新的模具調整方案,現場測試的地膜樣品,厚度誤差控制在了0.02毫米以內,遠超預期標準。
“紙日可待”團隊還與太陽紙業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生物質基地膜聯合研發中心”,共同攻克量產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共享研發成果,推動紙地膜產能從目前的年產500噸提升至3000噸。太陽紙業負責人表示:“與‘紙日可待’團隊的合作,不僅讓我們拓展了綠色產品品類,更讓企業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
團隊指導老師在總結時強調,校企合作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此次與太陽紙業的深度協作,不僅能解決紙地膜量產難題,更能為團隊培養“懂技術、懂產業”的復合型人才。未來,團隊將派駐成員長期駐廠,與企業共同優化生產工藝,讓更多農民用上質優價廉的全降解紙地膜。
從實驗室的配方研發到工廠的量產攻堅,“紙日可待”團隊用校企協同的力量,打破了科研與產業之間的壁壘。他們堅信,當創新技術與產業實力深度融合,全降解紙地膜必將在更大范圍內替代傳統地膜,為農業綠色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社會實踐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