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大學材料學院2023級本科生李東倬在?谑行阌^婦幼保健站完成了為期七天的崗位實踐活動。通過深入一線參與工作,李東倬不僅對基層婦幼保健工作有了直觀且深刻的認識,更在實踐中收獲了成長與感悟,為青春奮斗之路增添了寶貴的基層經驗。
實踐期間,李東倬的足跡遍布保健站的門診區域與公共衛生科。在門診區域,他跟隨醫護人員全程體驗日常接診流程:在兒童保健科,目睹醫生們耐心詢問幼兒生長發育細節,細致記錄身高、體重等數據并精準繪制生長曲線,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把好關”;在孕產保健科,看到醫護人員借助B超影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孕婦講解胎兒發育狀態,同時提供專業的孕期營養與護理指導,緩解準媽媽們的焦慮情緒。其中,一位新手媽媽因嬰兒頻繁夜醒手足無措,醫生不僅細致解釋生理性哭鬧的原因,還手把手傳授調整喂養時間的小技巧,這一幕讓李東倬深切感受到,婦幼保健工作既需要扎實的專業醫療技術,更離不開對服務對象的同理心與溝通智慧。
轉戰公共衛生科后,李東倬協助開展婦幼健康檔案整理、0-6歲兒童疫苗接種記錄核對、轄區孕產婦管理數據統計等工作。這些看似瑣碎的任務,實則對嚴謹性有著極高要求——每一份檔案的信息都需與系統數據精準匹配,每一個疫苗接種時間都不能出現絲毫差錯,因為這些數據直接關系到兒童和孕婦的健康保障。整理過程中,李東倬發現保健站為留守兒童、單親媽媽家庭等特殊群體建立了專門的健康跟蹤機制,定期安排上門隨訪。“婦幼保健不能只等群眾上門,更要主動走到需要的人身邊”,工作人員的這句話,讓他深刻理解了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預防為主、主動服務”的核心意義。
此次實踐活動,讓李東倬真切體會到婦幼保健工作雖看似平凡,卻承載著守護生命最初防線的重任,連接著無數家庭的幸福,關系著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需要從業者兼具專業素養、責任擔當與人文關懷。同時,他也認識到自身在醫療知識儲備和溝通能力上的不足,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提升綜合能力。
此類崗位實踐活動為學子搭建了接觸社會、了解基層工作的平臺,有助于他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為未來的職業發展積累經驗,也為基層單位注入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