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風裹挾著喧囂拂過街角,我身著志愿者馬甲,在琨庭的站崗臺上一站便是兩天。當灼熱陽光穿透清晨的云層,肩頭已滲出細密汗珠;雙腳逐漸由酸脹轉為麻木,如被無形鉛塊墜住,然而這身體的不適卻未能動搖我的站姿——我知道,這平凡的堅守是城市脈絡里一束微光。
這一站,竟讓我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讀懂了城市最生動的脈搏。當一位老人神色迷茫地停駐在路口時,我快步上前,用盡可能清晰的聲音指引方向。他布滿歲月痕跡的手輕拍我臂膀,臉上緩緩綻開的笑容如陽光般暖意融融。那笑容,仿佛瞬間消融了站立的疲憊,更在我心底種下一顆溫熱的種子。又有一次,眼疾手快攔住兩個嬉鬧追逐、即將沖入車流的孩子,孩子父母匆忙趕來,那聲“多虧有你”的感謝,如清泉潤澤,洗去烈日曝曬的燥熱。每一次俯身傾聽、每一次伸手相助,都讓我真切感受到“被需要”的價值——那正是生命與生命之間最純凈的回應。
暮色四合,人潮漸稀。當斜陽余暉溫柔地給站崗臺鍍上一層金邊,我依舊挺立于此。原來,城市脈搏的跳動,既在車水馬龍的宏大里,更在每一個微小善意的傳遞之間;我這份看似尋常的站立,竟也悄然匯入了城市溫情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