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遼西大地,暑氣漸濃,卻擋不住青春的腳步。渤海大學大學航運學院“童心筑夢”三下鄉實踐團隊走進遼寧省錦州市娘娘宮鎮,開展為期一周的鄉村助教與愛國主義宣傳活動,用知識與熱情為鄉村孩子們點亮夏日光芒,讓愛國主義教育在田野間綻放光彩。我們用腳步丈量鄉土,用真心陪伴成長,讓每一顆童心都種下愛國的種子。
清晨的娘娘宮村小學里,朗朗書聲喚醒了寧靜的村莊。實踐隊員們化身“臨時老師”,為孩子們開設了愛國思想教育,暑期防火防溺水安全教育。課堂上,隊員們用生動的故事講解知識,用互動游戲激發興趣,原本羞澀的孩子們漸漸敞開心扉,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
課堂上,紅色教育變得可觸可感。我們把革命先烈的故事改編成繪本,用色彩與文字還原英雄事跡;我們設計“黨史小劇場”,讓孩子們在角色扮演中體會“愛國”二字的分量;我們制作“祖國成就時間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探月”,用圖片見證祖國的成長。當孩子指著“航天英雄”的照片說“我也要為國爭光”時,眼里閃爍的是夢想的光芒。
一周的時光短暫卻充實,離開時,孩子們熱情的和每一位隊員合照。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為鄉村孩子帶去了知識與歡樂,更播撒了愛國主義的種子。青春力量與鄉村振興相遇,紅色基因在代代相傳中愈發鮮活。
來源:航海大學航運學院
作者:何鑒飛